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实践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结合;实践
正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部分试点城市开始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其主要目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它强调的是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外界水分,从而减少城市暴雨引起的积水现象,避免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在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加强对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以及生物滞留带等透水路面设施的建设。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应注重采用透水路面材料。其中透水路面材料主要包括草皮、透水混凝土以及植草沟等,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减少道路积水现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提升城市水资源利用率。通过这些人工设施可以为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提供重要支持。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以及生物滞留带等人工设施的建设中,应合理设置植物品种、植物密度以及种植深度等要素,以此来提升人工设施排水功能。
第二,加强对雨水收集净化设备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应积极开展雨水收集净化设备建设,可以有效实现雨水的净化与利用。在雨水收集净化设备中,主要包括渗井、渗管、渗坑以及渗透池等。其中渗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雨水的净化效果,而渗管与渗透池的应用可以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在绿色屋顶和下凹式绿地建设中,应合理设置透水路面材料,确保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外界水分,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现象。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植物品种、种植深度以及种植密度等要素,以此来提升绿地对雨水的吸收效率。
2案例背景
以夏家垱水系综合治理案例进行分析,该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地理位置低、外来水源少,以雨污水为主、水体恶臭等在干燥天气和雨季两种情况下水位变化较大夏家垱水系上游临近丁玲公园,为了保证公园内湖水位的稳定(常水位30.60m),需建造一个限流井。由于丁玲 公园内的水位较高,因此建议在正常情况下关闭阀门,只有在干旱时期,为了保证生态基流才会打开阀门引一部分水进入下游水系当中,具体如图1:
3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分析
3.1雨水管道的设置要点
第一,雨水管道的设置可以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地面沉降,确保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时,要在对城市雨水管道进行设置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具体来讲是要在道路下设置专门的渗水层和渗滤沟,确保地面和土壤之间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空隙,确保雨水能够有效地渗入地下。此外,雨水管道在设置时要尽可能地避免积水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区来说更要注意这一点。
第二,雨水管道的建设要点由于城市地形等方面原因,在城市建设中很难设置专门的排水系统,因此要进行雨水管道设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设计图来进行,如果城市建设时没有对规划图进行严格遵守,在对城市进行排水系统建设时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此外,还要对排水户管与排水管道进行有效区分。例如,在某些地势较低且又没有地下通道的地方就可以采用雨水立管来处理地面雨水问题。
第三,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的衔接要点在将市政排水管道接入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时要尽量避免与污水管相连。如果必须将市政排水管道接入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时,则一定要保证污水管能够在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时正常工作。同时还要确保排水管道与其他市政管网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效果,确保其他市政管网不会对雨水管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衔接方式。
3.2生态湿地的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湿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而言,生态湿地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径流,进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目前,我国在生态湿地建设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人员缺乏对生态湿地的重视程度,对湿地的作用认识不足;其次,湿地设计人员缺乏对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了解;最后,缺乏对生态湿地的正确认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生态湿地有一个全面、深入地了解。针对不同城市地域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并结合当地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同时,设计人员应该对水资源污染问题引起重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而言,水资源污染问题不仅会降低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有效地解决方案,提升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3.3排水管道的规划和设置
排水管道的规划和设置是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传统排水管道规划和设置中,其主要以排水系统为中心进行相关工作,然而,传统排水系统存在严重的弊端,例如无法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导致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应做好排水管道规划和设置工作。具体来说,在排水管道规划和设置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排水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独立;其次,排水管道建设应遵循“绿色”和“灰色”两种原则;再次,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排水系统;最后,要将雨水径流对城市水资源的污染降到最低。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及相关标准进行合理设计。
4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实践
4.1林荫广场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通长会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既能达到海绵城市设计功能又能满足景观效果,最终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林荫广场必然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游玩的场所,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设计时应该考虑不同人群的特征,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为了增加林荫广场的趣味性,可以将其设计成不同风格,例如儿童乐园、青少年乐园、老年人乐园等,在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其观赏性和趣味性。林荫广场是以林荫为主题设计而成,广场周围种植了许多树木。这些树木可以有效地起到遮荫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避暑场所。同时,广场周围也种植了许多花草植物和灌木植物。在林荫广场周围设置一些花坛、喷泉等设施,能够为广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设计时应将园林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例如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将林荫广场打造成一个以海绵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公园,在这个公园里,们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等,并且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气息。另外,公园里还设置了一些娱乐设施,例如:滑梯、秋千等设施。这些设施可以让人们在娱乐中放松身心。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景观小品设施和雕塑艺术等,这些景观小品设施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公园整体效果,而且还能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文化气息。
4.2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一种集景观、生态、安全、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雨水花园作为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洪涝灾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雨水储存池,主要利用雨水花园内部的滞留空间,为植物生长提供基础条件;二是雨水渗透井,通过种植一些根系发达、耐淹能力强的植物,对雨水进行渗透利用;三是屋顶收集系统,通过屋顶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于屋顶储水箱中,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地下雨水花园中。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应用雨水花园,如图2。在进行雨水花园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土壤条件,土壤表层的含水量和孔隙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时要合理选择土壤类型,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进而促进植物生长;二是地形条件,应根据场地内地形条件合理选择种植位置和种植深度;三是气候条件,需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及植物生长情况等因素;四是植物品种选择,在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特点和土壤特点等因素。
图2 雨水花园
4.3亲水步道
在大体量的生态蓄水池周边设置亲水步道,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在亲水步道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如在亲水步道的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设置相应的亲水区域和休息区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健身锻炼、人群安全等需求。例如,在亲水步道设计过程中,将建筑外墙改造成半透明的玻璃幕墙,在其内部设置了木栈道、沙滩等区域,在木栈道内部设置亲水平台和休闲区域,此外,还将园林内部分绿地改造成亲水步道,提高了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等需求,这种设计方案能够使居民充分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促进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4]。如图3:
图3亲水步道
4.4生态河床
生态河床是在城市的自然河道基础上,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对原有河流进行改造,形成生态河床,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河床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特点以及水文条件,使生态河床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二是要遵循自然恢复的原则,通过对原有河床进行改造,实现对河道水流和水环境的保护;三是要在进行河道改造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四是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成本问题,使工程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五是要科学地进行河流改造,保证河水水质满足相关要求。除此之外,还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规划生态河床的区域范围、比例以及位置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生态河床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水环境质量,通过将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河床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生态河床设计工作。一是要利用自然途径来对河道进行改造,尽可能地减少对原有河道的改造;二是要加强对原有河道的保护和管理,在河道改造过程中尽量不改变河流原有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三是要合理规划设计生态河床区域范围、比例以及位置等;四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点以及水文条件等因素;五是要加强对生态河床区域范围、比例以及位置等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工作[5]。
4.5生态缓坡和步行景观桥
在城市中一些城市道路的坡度很大,导致排水不畅,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生态缓坡和步行景观桥,促进雨水的合理排放。生态缓坡的设计是在城市道路旁建设一个小花园,同时利用一些低矮植物和植被进行绿化,当雨季来临时可将多余的雨水储存在花园内,作为园林景观中的水景使用。在步行景观桥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雨水排水问题,尽量将桥下空间设计成缓坡形式,由于生态缓坡可以有效解决排水不畅问题,所以其可以作为步行景观桥的组成部分之一,步行景观桥不仅能起到装饰作用,还能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5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善城市内涝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该将园林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铭.海绵城市理念导向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趋势[J].智能城市,2023,9(01):33-35.
[2]徐宇.园林景观海绵化创新技术应用与实践分析[J].现代园艺,2022,45(24):132-133+136.
[3]李玲,李璐.城市园林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开发,2022(12):88-89.
[4]刘景华.“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2(11):362-363+366.
[5]孙文宇.新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工程技术应用策略[J].现代园艺,2022,45(21):152-153+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