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肖豪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及发展的主动力,很多地区都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及技术投入,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水平。很多城市轨道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地铁工程质量及使用寿命等都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重视度不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对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正文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更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是否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安全,还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建设及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是提高地铁施工质量的关键,受到施工环境、施工线路及施工人员等因素影响。实际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这些安全管理问题,不仅会增加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附近居民安全、铁路后期安全使用等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如何加强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成为很多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单位或者建设企业最关心的问题[1]。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并结合现有地铁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地铁使用寿命及社会价值。

1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原则及影响因素

1.1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原则

需要遵守目标性、动态性及制度性三大原则,具体如下:

1)目标性原则。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施工安全管理要求等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然后在该基础上确立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安全管理目标顺利实现,从而保障乘客、员工的人身安全。

2)动态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过程,而且还会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管理过程,所以需要坚持动态性原则,进行动态性安全跟踪、风险预测与控制,并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

3)制度性原则。规范化及标准化的施工安全管理,能够减少地铁施工安全问题及质量问题的发生,而坚持制度性原则则能够提高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及标准化水平。所以在实际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签订《安全生产与安全维稳工作责任书》,以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以约束施工行为,提高施工安全性[2]

1.2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包括施工环境因素、施工线路因素、施工人员因素、施工材料及设备因素等,具体如下:

1)施工环境因素。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属于大型工程项目,多数地铁路线非常长,所跨区域多,而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不同,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恶劣自然环境中施工容易发生塌方、渗透及泄露等安全事故,其安全管理难度也非常大。

2)施工线路因素。地铁的综合性较强,不仅有深基坑施工及隧道施工,还有地铁站施工,所设置的线路多数都经过人流量比较集中的位置,所以在施工中会受到线路上人流量、管道分布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大大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

3)施工人员因素。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安全意识及综合管理能力都直接影响地铁施工安全,即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及安全意识越高则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越少,反之则越多[3]。例如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安全防护装备佩戴不齐全等,都会增加安全隐患发生率。

4)施工材料及设备因素。施工材料质量越高、设备性能越强则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越,反之则越容易发生安全问题。例如,质量不达标的砂石、钢筋及混凝土进入施工环节,会导致塌方、渗透及泄露等安全问题发生。

2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完善

首先,部分建设企业或者施工单位并没有结合地铁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工序交叉、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导致现有管理体系及方法很难与实际施工要求相适应。其次,部分施工单位虽然意识到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施工中为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成本,选择性简化或者省略掉部分安全管理工作,也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也没有落实,导致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不够规范。最后,施工质量管理制度、风险管控制度等还不健全,导致很多隐蔽性风险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更大的安全事故发生[3-4]

2.2地铁施工现场监督机制不完善

强有力的监督能够有效约束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减少违规行为导致的地铁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然而部分施工单位或者管理部门并不重视地铁施工安全管理,也没有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地铁施工现场监督机制,导致很多施工环节、施工技术人员操作过程、管理人员行为等没有得到有效监督,使施工队伍垄断现象、施工队伍管不动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增加各种质量问题及安全问题发生率[4]。此外,监理、检测和监测等单位岗位责任缺失,导致施工现场监督及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2.3缺乏高素质施工及管理队伍

首先,很多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并没有意识到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实际施工中发生安全问题时出现了相互推诿责任甚至逃避责任的不良现象。其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认知度及重视度不同,导致安全管理中出现很多盲目性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增加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发生率。最后,部分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不高,甚至是非科班出身,增加因为不专业操作导致的安全问题发生。此外,人才培养制度及机制不完善等,也会阻碍施工及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升[5]

2.4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投入较低

虽然很多地铁施工单位或者建设企业都意识到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提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但在实际施工中部分单位或者管理人员依然存在重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轻安全管理及现场监督的问题,导致大部分资金及技术都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得可投入安全管理的资金及技术减少。

2.5施工用电管理及消防控制力度有待提升

如何安全用电及控制消防是提高地铁施工及安全的关键,即用电越安全、消防控制力度越强,则地铁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越高,反之则越低。但部分地铁建设企业或者施工单位却忽视了用电管理及消防控制,导致大量电力被浪费,而且还增加因为用电过度、电荷超载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如因为电荷超载引起的工程火灾事故、触电事故等。地铁施工现场有很多易燃易爆材料,如木制模板、可燃装饰材料、易燃气体等,所以为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必须加强消防控制。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意识到消防控制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没有建立完善的消防管控机制或者制度,导致消防控制力度不足。

3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准备工作管理

第一,注重并做好地铁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并详细记录各种勘察数据,为后期施工及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第二,施工前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及设备,并配备技术人员、勘察人员、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而且还需要组建专业质检小组检查材料质量及设备性能,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及设备方面的安全问题。第三,涉及大量管道、建筑等,需要科学规划设计,并设置防护措施,然后根据不同区域地质取不同安全防范措施。例如地质过于厚重,设备容易被土壤卡死,从而导致隧道管片破裂。对此,可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调整设计方案,并制定对应的防护措施。

3.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

第一,质量管理。合理划分质量管理责任,充分发挥项目经理作用,切实监督工程项目;重视专业施工队伍建设,提高施工队伍专业化,实现高质量管理;学习质量管理相关政策与法规,树立质量管理意识。第二,现场管理。掌握施工环境具体情况,包括土壤结构、地质结构等,根据不同结构选择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保持施工秩序性。

3.3加强施工临时用电管理及现场消防管理

第一,临时用电管理。加强相关记录,合理划分责任人,对临时用电保持谨慎态度;对乱搭乱建现象要积极应对;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采用TN-S接零保护供电系统。第二,施工现场消防管理。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杜绝明火现象尤其抽烟行为;完善动火作业程序及安全制度,规范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

3.4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营维护要求

第一,制定科学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落实个人安全责任制度。第二,制定施工现场及运营之后的安全隐患检查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原则,消除安全隐患。第三,建立完善的运营安全预警机制,评估运营风险。第四,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运营之后的维护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督促施工人员、运营维护人员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维护工作第五,建立运营后的安全检查制度。按周、旬、月、季、年等定期实施安全检查。

3.5加强施工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的监督

第一,使用介质盾构机进行掘进作业,不同地质结构掘进参数不同,需要及时调整参数,并保持设备匀速行驶。第二,后期运营维护过程中需要反复测验各项测量参数,减少误差,提供准确数据。第三,定期维护排水及照明系统,并加固隧道结构。第四,重视设备及材料监督管理,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保养设备。第五,建立安全监管组织或者安全小组,各司其职,专门负责监管整个施工过程、运营过程,保障安全,并设立全方位安全保障系统(见图1),落实安全施工准则。

 

1全方位地铁施工及运营安全保障系统

 

3.6增强施工人员及运营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一,定期召开安全主题会议,宣传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第二,定期到现场进行技术监督及技术指导,提高施工安全性。第三,根据《技术安全规范》在进场区域安装警示牌、设置条幅,时刻警醒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服、安全靴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9]第第四,定期对运营维护人员进行安全只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

3.7加强运营之后的维护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做好信号设备维护工作,定期对设备信号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信号干扰或者信号阻断等问题。第二,建立自动监视系统和提前报警系统,以及时发现地铁运营后的安全隐患。自动监测与自动报警系统的搭建需要依托于专业的技术网络去搭建,还需要配套相应的信息系统及数据网,以便于搜集和存储数据信息。第三,做好地铁临边临口安全防护工作,完善地铁运营风险管控系统。

 

4结束语

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施工路线及施工人员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或者施工环境非常复杂,都会增加安全管理难度,从而导致安全问题发生。所以在进行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环境、施工线路及施工人员等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提高管理质量及效率。基于此,上文先简单分析了城市轨道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困境,最后从加强准备工作管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营维护要求、加强施工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的监督、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有效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志旺.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1):1215.

[2] 刘东云.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1,3(8):83-85.

[3] 周伟.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安全监理研究与实践[J]. 建设监理,2021(5):48-51.

[4] 孟繁星.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22(7):105-107.

[5] 黄华辉.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安全管理[J]. 中国房地产业,2023(21):30-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