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解决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胜君

深圳市平之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常常导致道路的质量下降和使用寿命的缩短。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进行探讨,总结了常见的病害类型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城市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

正文


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广泛应用的一种优越性能路面材料,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和使用耗损的影响,导致路面病害的产生,这些路面病害不仅给人们的行车带来颠簸等不良体验,还可能严重影响出行安全,甚至引发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并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在源头上消除潜在隐患。

一、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

(一)设计因素

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可能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或者排水不良,从而增加了路面的受损风险,例如:如果设计时未考虑到交通流量的变化、车辆类型和重量的差异等因素,路面容易出现因超载而破坏的情况,设计时忽视排水系统的规划也会导致积水,进而加速路面的损坏[1]

(二)施工因素

不良的施工质量或者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大意都会对路面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如果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在铺设过程中未能保持合适的温度和密度,都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疲劳和变形等病害,施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如边坡不当处理或未进行适当的土层处理,也会对路面造成损害。

(三)使用和维护因素

大量车辆的通行会给路面造成冲击载荷,长期以往可能引发疲劳破坏和裂缝,如果道路使用者长期忽视荷载限制、超速行驶、急刹车或频繁变道等不良行为,也会加剧路面的病害程度,缺乏定期维护和及时修复也会使毛病恶化,修复成本也随之提高。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会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产生影响。气候变化、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对路面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例如:极端高温或低温会导致沥青材料的膨胀或收缩,从而引起裂缝和鼓包,水分的渗入也会削弱沥青的粘结力,加速路面的损坏,其他环境因素如盐分、化学物质以及车辆排放物等也可能对路面造成损害[2]

二、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和特点

(一)裂缝类病害

裂缝类病害是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类型,这种病害的主要特点是在路面上形成明显的裂缝,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二)坑槽类病害

坑槽类病害是指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凹陷或坑槽现象,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粘结力不足,导致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下沉等问题。

(三)车辙类病害

车辙类病害是指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表面出现的车辙痕迹,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路面的压力较大,导致路面出现车辙痕迹。

(四)其他类型病害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类型的病害外,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病害,如脱空、泛油、起砂等[3]

三、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解决措施

(一)优化设计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路面结构和设计方案,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在设计路面结构时,需要合理考虑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重量分布等因素,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情况,确定合适的路面厚度和结构层次,例如: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较厚的路面结构,以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还需要考虑车辆的类型和重量分布,以确保路面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合理规划,确保路面排水畅通,积水对路面的损害较大,容易导致路面出现坑槽、车辙等病害。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及时排除路面积水,减少对路面的损害。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设计措施来提高路面的性能,例如:采用高强度的沥青材料,以提高路面的抗压性能,还可以在路面上设置防滑层,增加路面的摩擦力,提高行车安全性。

(二)改进施工技术

改进施工技术是预防和修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有效手段。通过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路面的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气温和季节条件,调整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和压实度,合理的温度和压实度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分布和紧密贴合,减少裂缝和变形的风险。采用先进的铺设设备和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分布和紧密贴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摊铺厚度,过厚的摊铺厚度会增加路面的荷载压力,容易导致裂缝和变形;过薄的摊铺厚度则会影响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在沥青路面的接缝处,需要进行缝合处理,以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4]

(三)加强使用和维护

定期进行路面巡视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病害,可以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对于存在风险的路段,可以采取限制车辆荷载、控制车速等措施,减轻路面的负荷。加强路面清洁、定期进行路面养护和维修,包括填补裂缝、修复坑洞等,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是解决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不断努力方向。新技术如冷拌技术、高强度沥青混合料等,可以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减少路面病害。新材料如改性沥青、再生沥青等,可以改善沥青的性能,提高路面的抗老化和抗裂性能,还可以探索应用智能化技术和可持续材料,例如光催化材料、太阳能充电板等,来提高路面自我修复、净化环境的能力,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城市道路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包括设计因素、施工因素、使用和维护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设计方案不合理、沥青混合料质量不达标、使用者行车不当、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对路面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相应解决措施是优化设计、改进施工技术、加强使用和维护以及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路面结构、科学高效地施工技术、定期维护和及时修复以及利用智能化技术和可持续材料,可以提高路面的质量和可靠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以达到更好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毅,赵晖.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措施[J].中华建设,2021(01):101-102.

[2]王健.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9(19):250-251.

[3]朱琼毅.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居业,2018(11):121-122.

[4]陈刚.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8(10):254-2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