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单项工程施工组织与工程管理技术
摘要
关键词
学校单项工程;施工组织;工程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正文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重视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强化质量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按时按量的竣工,进而保障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结合学校建筑施工现状,完善学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加强施工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监督,保证学校建筑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保障教育工作按时平稳开展。
1相关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某学校工程,工程总造价为4808.09万元,总建筑面积17145.49m²(地上建筑面积为12011.41m²,地下建筑面积5134.08m²,地下1层)。本工程均为框架结构,图书楼,建筑面积8912.68m²,地上12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47.30m;实验楼:建筑面积3098.73m²,地上6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22.60m;地下室:建筑面积5134.08m²,地下1层。
2学校建筑工程质量要求
学校建筑工程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同时还与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加强对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开展有效的监督检查等各种措施,更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建设。建筑工程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尤其是对于学校建筑来说,建设的全部资金来自财政支持,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国家财产的流失,这需要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事后监督检查的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滞后性,不利于对施工做作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在学校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对施工前、中、后等各个阶段的全方位管理,施工前加强对施工方案、设计图纸的全面审核,对施工过程加强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施工后要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检查验收标准,从而全面提高学校工程建筑质量,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生活学习环境。
3学校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缺乏规范性
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具有一定不可逆的特点,所谓的投资金额大,整个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如果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不完善,有可能导致资金断裂,导致项目停产、停工;工程建设周期长,一般来说,从项目规划设计、手机审批、施工建设到交付验收要经历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环保、气候、不可抗力等,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不可逆性是指建筑一旦交付使用后,在短期内不可能进行拆除重建,需要在规定的年限内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安全稳定使用,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正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上述的特点,只有在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才能有效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好发挥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但是,从当前我国的学校建筑工程发展现状来说,由于各项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安全隐患,漏水、漏电等这些事故的发生都会严重影响到广大师生的生活学习质量,甚至还可能威胁到师生的生命安全。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项管理措施不规范,没有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标准,从而导致建筑质量不合格,不能更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2学校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不够完善
学校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有着更高的标准,只有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单位数量较多,不同的施工单位的生产资质、专业技能、建设标准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建筑施工质量标准不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整体建筑工程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企业现代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解决当前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质量问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理念的实施,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中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成本,因此,在学校建筑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更好确保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使用。
4学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4.1持续性原则
我国当前的学校建筑工程发展起步较晚,各项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同时,由于缺乏长期的经验总结,从而导致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当前在学校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要结合当前学校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充分分析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质量控制方案,从而更好实现制度制定的可持续性,以维持学校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现状,推动学校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国家资金的大量浪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又能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4.2标准性原则
学校建筑工程质量事关学校的教育发展质量和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必须在建设过程进一步提高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更好结合当前学校建筑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不断优化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现代化施工技术应用,能够更好提高建筑工程标准,促进学校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4.3预测性原则
学校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支持,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和使用率,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下,对学校建筑工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施工设计方案,更好改善传统学校建筑所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全面提升学校建筑工程质量。
5学校单项工程施工组织与工程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5.1强化质量监督
学校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涉及到的施工单位数量较多,不同施工企业的生产资质和建设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时,要进一步加强施工细节的精细化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效果,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可以为有效提高建筑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5.2使用先进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优化现有管理模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力、网络、信息传输等等各方面的功能,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结合学校建筑的实际需求,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为更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优质服务。
4.3“PDCA”循环的良好应用
随着学校建筑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当前引进“PDCA”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管理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加强工程质量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各施工环节之间的紧密连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工程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图1 ,PDCA管理流程)
图1 PDCA管理流程
5.4政府参与调控
学校建筑工程与商品楼房建筑工程有很大的差别,学校建筑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所使用的资金全部为财政支持,只有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资金监管力度,才能有效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和使用率,与此同时,学校建筑工程质量要求标准更高,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养护问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加强政府参与调控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发挥学校建筑工程的实用性。
5.5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学校建筑工程项目地开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涉及的施工单位多、生产流程复杂,只有确保前期准备工作的合理、有效,才能更好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在准备阶段,要从施工方案的设计、工艺流程流程的选择,以及后期的装饰装修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从而更好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全面提升施工效果。
结束语
学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影响到学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需要积极采用切实合理的方法加以控制,保证和提升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PDCA”循环的良好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式的有效应用,使用先进建筑工程管理理念,优化现有管理模式,以及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和机制的使用效果,都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良好方式,对于不断提升学校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保障施工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祥.学校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25):187-188.
[2]李挺.浅析学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居业,2021(01):130-131.
[3]李火胜.浅析学校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四川水泥,2019(12):258.
[4]何明山.加强学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研究[J].河南建材,2019(06):137-138
[5]赵文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