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袁朝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

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要在经营过程中运用现代成本控制的理论,来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产品利润。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提升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研究水平,对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关键词

成本控制;工程造价;项目管理

正文


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全过程费用控制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制定合理的造价控制方案,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顺利完工的关键。但是,目前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不同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及作用还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索。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及决策人员提供一些建议与借鉴。对成本控制策略的类型、特性以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降低成本超支和资源浪费,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影响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

1.1技术因素

首先,科技进步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利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与装备,可节省人工、工期,提高工程效益。其次,技术的选用与运用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控制与优化。通过对合适的技术方案的选择,可以有效地减少工程造价[1]

1.2管理因素

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与优化。其中,管理要素主要有项目计划和控制,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控制,能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同时又能防止资金的浪费与费用的超支。资源管理是指如何有效地分配和使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降到最低。风险管理指的是通过对项目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控制和应对,从而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成本影响。

1.3市场因素

供应和需求的关系,竞争的水平和原料的价格等都会对项目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在供应和需求都很紧张的情况下,会导致原料价格的上升,进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程建设单位要想在工程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优化。

1.4环境因素

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有:政策、法规、自然环境、社会等。政策和规定的改变也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代价,比如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就会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增加。气候、地质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2.1树立正确管理理念,有效降低变更频率

首先,项目主管要建立起与成本控制有关的正确观念,运用自己所拥有的有关成本管理的知识与经验,围绕项目整体进行详细的成本执行工作。这就对项目经理的预算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明白在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预算的重要性,要积极地运用预算数据和在管理运行过程中反馈给他的各种信息,有效地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地方。简而言之,就是要对工程项目预算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把资金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对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就管理工作而言,既要对管理者进行思想教育,也要对参与全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为了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可以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成本的消耗情况与员工的实际利益直接联系起来,用制度的约束来充分激发员工的成本管理积极性。从而确保了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提高了工程项目的实际经济效益。其次,在与建设单位签署有关的合约时,要确保合约内容的严密性与完整性,尽量减少在建造时对设计造成的影响。这就对施工企业的项目参与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进行各种工作,对合同内容进行完善,降低合同变更的次数,从源头上进行成本控制。并且,在施工期间,如果发生了某些必要的变更,则负责施工的单位,要尽量不影响工程的总体成本,又不改变工程的整体功能。这就要求在进行更改前,要对全新的设计方案内容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要对费用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对工程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3]

2.2加强基础结算管理,落实过程控制工作

首先,就基础管理工作而言,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健全定额管理、计量验收、预算管理等制度,同时要对各类账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实际的劳动定额,发放相应的施工任务单,让每个工程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成本管理中所应承担的职责。第二,要制定并完善公司的建筑工程定额,这是公司强化成本管理,实现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公司进行项目评价的一个依据。第三,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管理体制和实际建设水平,制定出与本企业的管理和建设水平相符的建设预算,并对其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不断改进,确保预算的水平与新情况、新水平相适应。第四,在工程开始前,必须制作相应的工程预算图表,工程结束后,必须根据工程预算的具体状况,在规定的期限内,按时、精确地提交工程预算。第五,在材料的收、领、发、退等方面,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程序和程序,对工地上的材料要进行定期的清点,确保单据与材料相符。其次,在工程造价方面,要更加注重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具体而言:首先,在开工前,要根据施工组织的设计要求,确定造价控制的目标,计划,内容,方案等,以便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第二,工程完工后的成本控制,因为利润和损失都是固定的,所以即使有偏差,也是不可能修正的。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的控制工作中,仍然要把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利用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3通过建立两制制度,落实工程成本管理

在实践中,首先,建筑企业中负责经营核算的有关部门,是对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发掘其功能的内部潜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使项目负责人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确保负责人在保证质量、抓进度的同时,对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必须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实行统一调配,集中管理,确保会计人员的独立工作。并且,要保证成本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项目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约束来保证会计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会计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与项目组共同努力,以提高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最后,要主动改革现有的管理制度,企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对每个岗位都要进行统筹安排,在工作过程中要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轮岗制度,通过相互交流、定期考核等方法,鼓励相关的人员可以竞争上岗,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成本管理和核算工作流程[4]

2.4严格控制材料成本

在施工前,必须要宣传节材的概念,加大对节材观念的宣传力度,经过再三的提醒和要求,让建筑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真正的注重材料的利用,严格控制浪费材料的现象。第二,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进行及时的监管,确保不会发生材料的浪费,不会发生材料的领取超量等问题。第三,对建筑工人的技术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个建筑工人,都对建筑过程了如指掌,以免因为材料的不合理使用,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第四,在物资的采购与存储方面,要特别注意,在保证物资品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物资的消耗,同时,要对各种物资进行合理的存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物资消耗。其次,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机器,包括一些较为先进的机器,这些机器不但造价昂贵,而且对机器的性能要求也很高。所以,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特别是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要将它们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运用,在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确保设备的品质,从而避免各种不必要的费用的支出,降低施工成本。此外,施工企业还要根据实际进度、施工进度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合同的签订情况。

 

三、结束语

成本控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影响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市场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在实施成本控制策略时,可以采取树立正确管理理念、加强基础结算管理、建立两制制度和严格控制材料成本等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变更频率、落实过程控制工作、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和优化材料使用,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深入研究成本控制策略的类型、特性和应用效果,可以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宝贵的建议和借鉴,促进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英.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1):34.

[2]黄碧君.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2019,(04):126.

[3]张福顺.工程项目建设成本与造价管理控制探研[J].黑河学院学报,2020(9):43-45.

[4]高振宇.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8):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