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宫智秋

152327198507020068

摘要

本篇论文从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出发,探讨了村庄规划编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的要求,以及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乡村生活品质的建议。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案例的分析,论文总结了村庄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思路,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国土空间规划;原则和方法

正文


引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乡村规划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乡村规划的基本单位,村庄规划编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村庄规划编制涉及到政策法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整体效益。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村庄规划编制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概述

1.1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城乡发展协调,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再次,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壮大农业农村经济,提升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最后,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的长期规划。其基本原理包括科学性、综合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要求规划应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确保规划合理、科学、可行。综合性要求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调发展。可持续性要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可操作性要求规划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落实性,确保规划目标得以实现。

1.3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规划,可以制定出乡村振兴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的方向,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次,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统筹规划农业、农村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乡村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最后,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改善。规划可以着眼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绿色利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手段,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保证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二、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1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村庄规划编制是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是村庄发展的重要保障。编制村庄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规划编制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可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以符合村庄的发展需要。

2以人为本:村庄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规划要以村民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需求。

3环境保护:规划要注重村庄环境保护,保护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避免在规划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充分考虑村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村庄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村庄文化,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2.2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流程

村庄规划编制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流程。一般而言,村庄规划编制包括以下步骤:

1调研分析:对村庄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分布、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调研,分析村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

2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村庄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的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

3空间布局规划:根据村庄规划目标,制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包括村庄的整体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的规划设计。

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流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村民进行密切合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3村庄规划编制中的参与主体

村庄规划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以下是村庄规划编制中的主要参与主体:

1村民居民:村民是村庄规划的最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他们需要参与规划过程,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提供对村庄发展的建议和支持。

2村委会:村委会是村庄自治组织的代表,负责协调和组织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与相关部门和专业团队合作,确保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3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村庄规划的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负责规划的制定、审批和监督,提供相关政策和资源支持,推动规划的落地实施。

4规划设计机构:规划设计机构是村庄规划的专业团队,负责进行规划的调研、设计和编制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方案设计。

5环保和文化遗产部门:环保和文化遗产部门负责对村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管理,参与规划的评估和决策过程。

结语

在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庄规划不仅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村庄规划编制必须充分考虑政策法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注重多元参与和长期管理,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同时,要注重村庄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提高乡村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社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正刚,杨磊,伊丽努尔·依明等.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调查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4):93-96.DOI:10.20028/j.zhnydk.2023.14.022.

[2] 严昊宇.国土空间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3(Z2):59-61.

[3] 袁源,赵小风,赵雲泰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的分级谋划与纵向传导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20(06):43-48.DOI:10.16361/j.upf.2020060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