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与节能技术
摘要
关键词
供热;通风;空调;施工技术;节能
正文
引言:我国建筑行业能耗大,而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充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的节能控制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运行能耗,还能提高室内热舒适性。因此,开展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节能化施工是当下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1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施工的意义
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近40%,其中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0%以上。因此,提高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节能水平,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关键环节。同时,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施工也有利于降低建筑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增强建筑竞争力。此外,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施工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响应国家和国际的节能减排政策和倡议。
2供热通风与空调的施工技术
2.1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管道安装施工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重要部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墙体、地面开孔导管,确保管道位置和结构尺寸符合预定设计;在管道焊接时,采用先焊一道、后焊一道、多道独立焊缝的方法,确保每道焊缝质量;除进行气密性测试外,还需对重点部位进行X光、超声波检测,杜绝质量安全隐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道的走向、支吊架的位置和间距,并在墙体、地面上做好标记。(2)按照标记位置,使用电钻、锯子等工具,在墙体、地面上开出合适的孔洞,并在孔洞内安装导管,导管的长度应略大于孔洞的深度,并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进行封堵,以防止灰尘、水分等进入管道。(3)根据管道的规格、长度和弯曲角度,使用切割机、弯管机等工具,将管道切割、弯制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并在管端处打磨去除毛刺,以便于焊接。(4)将管道按照设计要求,用支吊架固定在墙体、地面或天花板上,并调整管道的水平、垂直度,使之与设计图纸一致。
2.2水暖安装技术
水暖系统的安装包括锅炉、水泵、控制柜及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确保设备与基础螺栓连接牢靠,减震垫满足隔振设计要求;水暖循环系统需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鼓风、水压试验,确保系统安装等指标达标[1]。调试时要具体分析系统曲线,确定水泵选型及频率变频范围,实现系统高效、节能运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锅炉、水泵、控制柜及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并在基础上做好标记。(2)按照标记位置,使用起重机、吊车等工具,将设备吊装到基础上,并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将设备与基础螺栓连接牢固,并检查设备的水平、垂直度,使之与设计图纸一致。(3)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减震垫,减震垫的材质、形状、尺寸、数量等应符合隔振设计要求,以减少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
2.3设备安装技术
空调、新风设备安装应确保设备与基础螺栓连接牢靠;必须做好防震减震措施;风管接口应焊牢固实;确保仪表感应装置安装精确。设备调试时应测试风量校准,确保供风量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有利于空调节能;并应针对运行参数设定节能控制模式,实现系统节能运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空调、新风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并在基础上做好标记。(2)按照标记位置,使用起重机、吊车等工具,将设备吊装到基础上,并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将设备与基础螺栓连接牢固,并检查设备的水平、垂直度,使之与设计图纸一致。(3)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减震垫,减震垫的材质、形状、尺寸、数量等应符合隔振设计要求,以减少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
2.4其他安装工作
除上述系统之外,照明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也应确保达到节约能源的设计效果。这需要在调试时针对传感器参数进行校准,实现对灯具、设备的精确控制,杜绝浪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照明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位置和方向,并在墙体、天花板上做好标记。(2)按照标记位置,使用电钻、锯子等工具,在墙体、天花板上开出合适的孔洞,并在孔洞内安装导管、电缆盒等,导管、电缆盒的长度应略大于孔洞的深度,并用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进行封堵,以防止灰尘、水分等进入系统。(3)将灯具、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安装在预定的位置,并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将设备固定牢固,并检查设备的水平、垂直度,使之与设计图纸一致。
3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节能控制工作
3.1建设分户自采暖系统
为实现建筑节能,建议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广泛建设分户计量采暖系统。具体来说,在每个用户单元内部安装独立的供暖接口和计量装置,让用户可以自行控制室内采暖。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用户需自付采暖费用,因而会自觉关注能源使用量,主动调节采暖设备以减少不必要耗能。同时还便于物业和相关部门后续进行管理和节能统计。从技术层面来说,这套系统通常包括分体式热源机组、分户管网系统、用户端计量装置等。其中,分体式热源机组要根据建筑采暖负荷需求选型,如燃气锅炉或电热锅炉;分户管网要确保水力平衡,避免连接问题影响部分用户供暖质量;每个用户单元的热表要定期检定校准,以精确计量用户的实际耗能量。此外,也要注意对二次供回水系统的处理,或改为全新回水系统,防止交叉感染问题。总体而言,分户自采暖系统支持用户自主控制和计量管理,将大幅提升建筑节能水平[2]。
3.2安装 VPV 空调设备
针对空调系统,建议广泛使用变风量空调机组(Variable air volume, VAV),该设备可根据室内外环境参数和空调运行工况,自动调节风量以达到节能控制的目的。例如在部分空调区局部负荷较轻时,VAV 系统会相应减小风量;而全空调区负荷较重时,会提高风量以满足制冷需求。这实现了空调系统的部分负荷高效运行。与传统的恒风量空调机组相比,VAV 系统整体运行而言每年可降低建筑能耗超过 30%。不过 VAV 系统也要注意空气品质的控制,避免出现局部区域供风不足的情况。此外,作为节能优化选择,还可以根据需求安装带经济器的 VAV 空调机组,实现更精细化的空调控制,以期达到更高的节能效率。
3.3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
建议在建筑物的屋顶、墙体南侧等位置,大力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采用清洁的太阳能进行生活热水或空调系统热水的供应,从而替代普通电热或燃气热水的方式,实现大幅度降低建筑耗能的目的。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光照条件优越,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光电转化效率较高,非常有利于推广此类系统。除了光电板,系统还包括热水存储水箱、循环水泵、管路连接等部分。存储水箱要根据建筑热水需求确定容量,一般为 100-500 升不等;循环水泵耗电量较低,长时间运行节能效果明显。此外,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措施,降低此类系统在建筑项目中的开发使用成本,促进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广泛商用和应用推广。
3.4应用蓄冷与热泵技术
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或酒店、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建议在空调用户端广泛应用蓄冷技术和热泵技术,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价冷量储存或环境中低品位热能,实现高效节约运行[3]。具体来说,蓄冷技术是利用夜间时电价较低的时段启动冰蓄冷系统,将水冷却制成冰块储存在隔热储罐中;到了高峰时段时再使冰块溶解升温吸热,产生冷量用于空调制冷,可大幅减少峰时段的用电量。此外,热泵技术是借助压缩机高低压端之间的压差,利用夏季室外空气、冬季土壤中的低品位热能进行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供建筑采暖或制冷使用。相比普通供暖制冷设备,热泵系统确保高效利用能源,运行成本更低,节能环境效果更好。因此,应积极推广蓄冷储冰及热泵技术在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商业化应用。
结束语: 通过在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调试各阶段采用节能技术与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建成后的运营能耗,还可提高室内热舒适性,实现建筑节能化与用户满意度的双赢。我国应积极推进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领域的节能化进程。
[1] 赵云生.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J]. 城市建筑空间, 2023, 30 (S1): 422-423.
[2] 任琰.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 [J]. 居业, 2022, (10): 4-6.
[3] 陈夏爽. 施工关键技术在供热通风和空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 (19): 6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