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颜庭宇1 刘佳2 王艺多3

身份证号码220282198811285912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是确保施工进展顺利、质量可控和安全可靠的关键环节。有效的监理管理策略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率,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成本。因此,笔者将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有效策略

正文


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日益复杂化和竞争激烈化,要求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精细化。有效的监理管理策略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旨在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确保工程质量。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要求承包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第二,控制施工进度。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进度的执行和控制,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通过及时调整和协调,避免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有效提高工程进度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第三,保障施工安全。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进行监管和指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妥善控制。他们需要确保承包商和工人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并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和工人伤亡。第四,维护合法合规。监理人员负责确保施工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维护建筑工程的合法合规性。他们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规性监督,确保各项手续、许可证和文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避免违规行为和后续纠纷。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监理人员与业主、承包商和设计师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会造成误解和信息断档。重要的施工进展、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等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导致监理工作不及时响应和问题得不到解决。监理人员在与各方开展会议和讨论时,缺乏明确的目标、议程和决策流程。会议效率低下,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决策,导致工作进展缓慢。监理人员与其他参与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例如承包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监理人员主要关注工程质量和安全。这种利益冲突导致合作不够顺畅,甚至出现争议和纠纷。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使得监理人员与其他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受限。

2.2技术手段滞后

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中,通常依靠传统的手工测量和目视观察。他们缺乏先进的监理工具,无法有效地获取施工现场的信息和数据。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物联网和传感器可以快速收集大量的施工现场数据,但监理人员缺乏应用这些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缺乏数据支持影响了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等方面的判断和决策。技术手段的滞后导致监理工作效率低下和准确性不高。传统的监理方法可能耗时耗力,无法快速而精确地获取关键信息和指标,从而影响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掌控能力。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监督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这导致潜在危险得不到及时处理和整改,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监理人员对承包商和工人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到位。这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规定的重视度降低,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监理人员未能提供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指导,使施工人员缺乏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3.1加强沟通与协调

监理人员需要与业主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确保监理工作符合业主的要求。他们应该向业主及时传达施工进展、质量状况和安全问题,并根据业主的意见和反馈,调整监督和指导方案。监理人员需要与设计师密切配合,对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深入理解,并及时沟通问题和变更。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与设计师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确保施工按设计意图进行。监理人员与承包商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他们应及时与承包商沟通施工方案、材料采购、工期计划等相关事宜,以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监理人员还需要与承包商讨论和解决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改进建议,并确保承包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监理人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他们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供货时间等细节,解决供应问题,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材料供应,在不影响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3.2引入先进技术手段

无人机具有飞行高度高、全景视角广、实时传输图像等优势,可以用于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巡查。通过无人机,监理人员可以快速了解整个施工区域的情况,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传感器、设备和系统连接起来,实时收集并传输各种数据。监理人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振动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提供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和挖掘。监理人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施工质量、工期进展等进行预测和评估,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优化施工过程和改进质量管理。

3.3注重安全管理

监理人员应指导和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流程。这包括制定安全手册、事故应急预案、安全培训计划等,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监理人员应对承包商进行安全措施制定和执行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安全要求。他们应与承包商共同审查和调整安全计划,并定期检查和评估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监理人员需要认真监督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他们应确保承包商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围栏、警示标识、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监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他们应与承包商沟通,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确保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防止事故发生。监理人员应指导承包商开展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他们还可以组织安全会议和培训,交流经验和分享案例,推动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中,注重安全管理、加强沟通与协调以及引入先进技术手段都是有效的策略。通过健全安全制度和操作程序,指导承包商执行安全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和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加强与业主、设计师、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畅通、问题及时解决,有助于提高工程进展和质量的管理效能。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查、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能够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朱庆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北方建筑,2023,8(05):83-86.

[2]王荣.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分析[J].住宅产业,2021,(06):59-61.

[3]李来胜.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究[J].居舍,2021,(12):130-131.

[4]王来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重要作用及管控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4):110-111.

[5]林开鑫.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探讨[J].陶瓷,2020,(12):140-1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