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的运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林业育苗;化学除草技术;运用
正文
在林业育苗领域,杂草的治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杂草的过度滋生会对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降低育苗的效率和品质。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人工除草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能对幼苗的成活率产生负面影响。相比之下,现代化学除草技术能够在保证除草效果的同时,抑制杂草的进一步生长,因此在林业育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 化学除草的技术概述
化学除草技术是林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包括多个方面的考虑。首先,除草剂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除草剂对于不同的杂草有着不同的效果。其次,确定除草剂的使用剂量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因为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对苗木造成伤害,而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有效地控制杂草。此外,除草剂的使用方式也需要得到正确的指导,因为不同的使用方式可能会影响到效果。除了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确定合理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之外,还需要在除草前对芽前封草和杂草出苗后的处理给予充分的考虑。芽前封草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而杂草出苗后的处理则可以防止杂草对苗木造成进一步的危害。最后,对除草环境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季节都会影响到除草的效果。因此,在实施化学除草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除草的效果和林业幼苗的存活率。
2 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的运用
2.1 科学选择除草剂,合理除草
市场上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除草剂,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一般而言,化学除草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土壤除草剂、茎叶除草剂、触杀除草剂以及吸附除草剂。在实际的除草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作物类型、生长状况以及除草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除草剂。首先,我们需要对目标区域的林间进行调查,了解其中的杂草种类以及它们的分布特点。接着,结合杂草的类型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除草剂。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因为经济成本的原因而使用质量差或陈旧的药品,也不能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或生长结束后随意更换药物。这两种行为都会对除草剂的效果和作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在选定了合适的除草剂之后,我们需要确定除草的时间。除草时间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天气和土壤湿度等。如果除草时间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除草效果大打折扣。
2.2 科学选择除草剂的用量
在确定了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时间后,我们需要精心调配除草剂的用量。过少的用量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而过多的用量可能会对苗木的健康生长造成负面影响。由于除草剂的活性较强,为了确保最佳的药剂效果,我们在调配用量时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我们应避免直接用水稀释,而是先使用少量的清水将除草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将其稀释至所需浓度。在此过程中,选择干净清澈的水作为稀释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水中杂质较少,对药剂效果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在调配好除草剂的用量后,如何正确使用除草剂就成为了关键。我们需要根据幼苗的数量分布来严格控制除草剂的使用量,不能因为追求短暂的除草效果而过度或频繁地使用除草剂。否则,这可能会对幼苗的生长造成根本的破坏。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对于保护苗木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2.3 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
施药方式通常要根据土壤的类型或者天气条件所决定。比如,一些土壤对药物的吸收较差,如果仍旧按照标准的用量进行施药就容易导致药物的流失,如果土壤对药物的吸收较强,那么就要重新考虑药物的使用量。而天气条件也是影响施药方式的主要原因,比如风雨较大的天气不适合直接使用药物,尤其是有风的天气会导致药物在喷洒时出现不均匀或者漂移的现象,幼苗接受不均匀意味着除草效果不均匀,即一部分幼苗会受到除草剂的药害。除了土壤和天气对施药效果的影响,使用什么样的施药工具也会对施药效果产生影响。比如现在有人工施药和机器施药两种主要方式,而两个方式各有利弊,选择什么样的施药工具需要根据地形情况和分布数量才能决定。
2.4 芽前封草处理
在应用化学除草技术时,我们通常在杂草种子萌芽后实施封闭除草的方法。封闭除草指的是使用除草处理剂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物膜,这层药膜能够对杂草的根系和幼苗造成直接的伤害,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而且,这些杂草的根系和幼苗将被永远封闭在土壤中。进行封闭除草的原因是,杂草的根系和幼苗需要的除草剂量较少,而它们在接触除草剂后死亡对林木幼苗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封闭除草可以同时达到除草和保护幼苗的效果。市面上有多种封闭除草剂,不同种类的封闭除草剂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由于封闭除草的关键是在土壤表面形成药膜,而土壤的湿润度对于药膜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使用封闭除草剂时,我们应尽可能在傍晚进行。因为傍晚温差形成的露水可以在晚上长时间湿润土壤,有利于药膜的形成。同时,要注意药物和清水的配比要足够均匀,以确保药膜的封闭效果。
2.5 苗后除草
杂草在出苗后,是进行化学除草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不加强对杂草的控制,将会对幼苗的生长造成重大影响,并增加未来除草的工作量和难度。一般来说,如果前期的除草工作做得有效,后期需要面对的杂草出苗数量就会减少。由于前期已经对杂草根系进行了破坏处理,因此需要等待所有杂草都出苗后,再进行苗后除草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出苗后的杂草,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后续的再次除草。苗后除草相对于封闭除草是一种补救性的措施。因为在杂草出苗后,已经不具备进行封闭除草的条件,所以通常会使用一些传导性除草剂进行除草。这些传导性除草剂可以使杂草在接触药物时在内部形成并传导毒素,从而达到破坏杂草生长的效果,甚至一些杂草的地上部分会逐渐死亡。在进行苗后除草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喷洒方式。尽可能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定向喷洒,避免直接喷洒在林木幼苗植株上。
2.6 充分考虑除草环境
一般来说,除草有两个阶段,分别是前期和后期。如果前期的除草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天气或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可统称为除草环境,包括天气状况、幼苗的生长高度以及分布密集度等。幼苗的不同生长高度对于药物喷洒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不考虑幼苗的生长高度和分布密集度而仍按传统方式喷洒药物,可能会导致杂草和幼苗都逐渐死亡。因此,在施药时需要对喷洒工具进行一定的防护处理,比如安装喷头防护罩,以避免因漏药导致对幼苗的茎叶造成破坏。选择施药的天气最好是在无风无雨的上午9点左右或晚上4~5点,因为这两个时间段风力较小,可以减少药物飘散而形成的药害,而且土壤和空气湿度较大,光照强度也较小,可以减少水分和药物的蒸发。
3 结束语
对于现代的林木育苗来说,运用化学除草技术是必然选择,因为化学除草技术相对于传统除草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如何实现化学除草技术的优势,就需要充分把握这一技术的重点,只有充分了解该技术的优缺点,才能在运用过程中尽可能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周卓玲,周爱玲.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湖南造纸, 2021(006):050.
[2]刘玉艳.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 2021, 1(13):4.
[3]杨爱.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优势与要点研究[J].吉林蔬菜, 2022(2):2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