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摘要
关键词
防雷接地施工;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
正文
引言
建筑电气工程传统的系统保护注重于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其保护目的在于防止线路或设备因电流冲击受到损害。工程供电系统如果没有搭配相应的接地措施或接地措施质量不达标,则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致使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建筑电气工程的雷电灾害防护,是目前工程施工需重点关注的内容。防雷接地系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雷电防护技术,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安装,能最大限度地减轻雷电对建筑的损害。因此,明确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技术要点,对于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意义重大。
1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原理
防雷接地方法,指的是人们为避免雷电伤害所采取的接地措施。雷电伤害包括以下3种类型:(1)直击雷。此类雷电的伤害较为直接,所产生的危害也较为强烈;(2)雷感。此类雷电的伤害虽然略低于直击雷,不过威胁的强度仍然很高;(3)电磁波侵入。此类雷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主要是会对供电导线的正常工作产生有害影响。建筑物在遭遇雷击后,闪电所带来的巨大电流会直接作用到建筑物上,其热效应和机械应力,瞬间会对建筑物内的设备等产生巨大影响和破坏,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防雷接地施工设计的目标是实现电气设备的连接。电压防护连接为其基础的部分,并进行连带的工作连接与防护接地措施。
2建筑电气施工中防雷接地保护常见问题
电气工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上岗前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导致建筑电气施工环节常出现以下问题:(1)工程预制板的光线保护层厚度不达标,且分布过于密集;(2)防雷接地工程使用的直通未达到国际标准,常在浇筑阶段发生脱落;(3)当线管弯曲部分产生凹陷时仍未停止施工,致使管径缩小,穿线无法进行;(4)在施工全过程中,施工人员为追求施工进度忽视工程质量,利用切割机将线路分段切割,直接影响敷线质量,且切割后的线路在后期施工中极易遭受磨损。
3防雷接地施工关键技术
3.1接地装置设计
针对建筑电气设备的雷击防护接地装置的设计至关重要,在接地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能够有效地将接地电阻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内,其目的在于降低建筑的电位差,从而减少对建筑电气线路的影响。现代建筑往往采取综合接地系统,主要包括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信息系统接地等。以上所列举的接地系统可以共用接地装置,但是需要严格地将接地电阻控制在4Ω以内,针对应用了较多电气设备的智能办公楼则需要将接地电阻控制在1Ω以内。在接地引入线接入接地网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就近原则,引入最近的接地网。在进行接地设计时,还需要根据建筑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预留各类接地端子。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需要明确建筑建筑进出管道的位置,根据管道的安装位置来预留管线以及接地端子;针对监控室、设备房、弱电机房等存在大量电气设备的场所需要预留足够数量的端子,方便相关设备能够与SPD接地、等电位等连接使用。
3.2避雷带的施工
(1)避雷带的铺设方法。避雷带一般使用10mm热镀锌圆钢片,与屋面形成网格型。避水针与卡子间应隔1m配置一个,转弯口0.5m配置一个;避雷带曲率半径不能低于90°,扭转半径不能低于圆钢支架口径的10倍;焊缝要求须符合以下要求:首先,铝镁基圆钢支架焊缝口径应为其总长度的六倍,并双面施焊(当口径不一样时,以口径大的焊缝尺寸为准)。其次,所涂镀锌圆钢支架和镀锌扁钢材连接尺寸,应为圆钢支架尺寸的六倍。再则,在焊缝部须清除焊渣或药皮,并经过局部尺寸调直后涂刷耐锈漆或银粉。最后,建筑上的各种金属突出物体,如冷却水塔、登云梯、铁栏杆等均应当与避雷针带安全地相连。(2)支座的施工。在屋面上一般使用砼支座;支架须平整,水平度每2m段检查容许误差3/1000,垂直度每3m段检测容许误差2/1000,且长度误差不宜超过10mm;支架等铁配件均为镀锌配件。
3.3接闪器的设计
在工程建筑屋面为上人屋面,考虑到实用性与美观性,施工过程中,将避雷网暗敷在屋面顶板保护层内,并与避雷引下线进行焊接。然后,在屋顶女儿墙、出风口、机房以及其他凸出部位安装避雷带,完成避雷网、避雷带与避雷引下线的焊接。在建筑顶板结构施工过程中,主要由电气人员配合,确保地脚螺栓位置与避雷针开口位置一致,避雷针基础底脚螺栓深埋于混凝土基础内,高出混凝土面6-8cm,并采取固定保护措施。
3.4引下线安装
引下线是对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的有效连接,能起到很好的导电作用。引下线施工质量非常关键,当发生雷击时,极大的电流会在瞬间通过引下线,引下线必须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避免损害电气设备。引下线设置要符合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在引下线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细节都能达到要求,以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效果。确认施工设计图纸的防雷引下点,无误后不得擅自更改防雷引下线的位置,必须保证引下线位置与设计方案一致。建筑物周围引下线间距必须小于18m,并且每个引下线不少于两根钢筋。接地线和住户相连接时,必须要做好弱电箱和强电箱的跨接工作,避免设备外露。另外,为保证引下线施工质量,可以采用扁钢将电缆桥、金属线槽连接在一起。按设计位置找到主筋,垂直串联到顶部,按整体要求焊接一些引下线。焊接过程中,扁钢与扁钢搭接时,需三面施焊,搭接长度至少为扁钢宽度的2倍。扁钢与圆钢搭接时,需两面施焊,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在此过程中,要全方面检查漏焊现象,确保引下线施工质量。
结语
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防雷接地设计作为设计的重点,合理的布置引下线,通过应用等电位联结设计加强屏蔽设计以及防雷电波入侵设计等,有效的提升建筑的防雷能力,确保建筑内的电气设备能够被安全稳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振云,赵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雷接地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5):200-201.
[2]佟胜伟,郭正尧,刘星雨.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4):135-136.
[3]梁哲钧,戴星.试析攀枝花发射台播控机房及发射塔防雷接地系统的升级与改造[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3):225-227,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