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重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金树良

杭州三赢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临平分公司311100

摘要

建设单位作为第一责任主体,是建设工程项目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是在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监控和控制的过程。文章从建设单位管理角度出发,梳理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各阶段重点环节,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为建设单位工程全过程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全过程管理

正文


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中,建筑企业工程业务得以不断拓展,加之信息管理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项目规模和管理复杂性日益增加。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全过程管理不仅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更关乎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现行的成本管理体系在处理复杂工程项目时往往面临多种挑战,为此,相关人员要在公司推行业财融合管理时,整合各部门、各环节资源,积极创新思路,采取全过程成本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项目整体效益。

1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全过程造价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和预算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从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各个环节开展造价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体造价。不仅提高了建筑型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也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人力成本和物资成本的浪费。同时,全过程造价管理也在监控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避免时间成本浪费对后续工作安排的干扰和影响。最后,越是注重对各个环节的监管和干预,越能减少中间环节,因为制度不合理和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整体项目质量下降。项目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干预和跟进,才可以让项目顺利进行,有序开展,使得整体项目效果更好地呈现。

2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重点问题

1)方案不合理。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拟投资建设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进行全面设计,方案设计是一个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决策转变为实施的关键。设计方案的选取是项目管理的关键,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多个方面。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可能导致项目目标无法实现,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增加项目成本、延误项目进度,甚至导致项目失败。方案设计中相关规范、功能布局、结构形式、外立面形式、装修标准等的选择直接影响项目投资规模。该阶段也是建设单位最难控制的阶段,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个人的偏好和习惯等,都会对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产生较大影响,方案设计的技术选取不合理、成本控制不到位、材料和资源利用不合理、安全性考虑不全面等均会对项目实施阶段造成一定影响。2)施工阶段质量通病频发。随着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极少发生,质量通病成为常见问题,也是建设单位最为头痛的问题。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与重要阶段,且会受人员素质、材料质量、设备性能、施工环节、技术工艺、制度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如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麻面、孔洞、裂缝等问题,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砌体结构质量通病,如砌体出现竖向偏斜、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灰缝不饱满等问题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如防水层基层处理不到位、防水层施工不规范等出现开裂、渗漏等问题,导致建筑使用功能受到影响;装修工程质量通病,如墙面、地面出现空鼓、开裂等问题,影响观感和使用功能。

3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解决措施

3.1质量保证措施提升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提升主要从整体联动质量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需求等几方面进行提升。(1)整体联动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项目组以整理联动为控制核心,实现各个环节的全方位配合。这个目标对总承包商在内的各参与方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各参与方对项目所需设备、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都非常熟悉。同时总承包需要定期组织技术协调会议和不定期组织专题会,协助各参与方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关。项目有着自身的标准定位,在材料选择上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如针对本项目材料种类繁多和同质材料量大的特点,在施工前就结合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进行材料采购和供应计划的落实;另外为了实现材料的动态管理,加强了采购人与施工人员之间的高效沟通和有效联动,采购人员采购计划制定单以施工技术人员提供的施工作业顺序信息表为基础,同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施工员应每天核实报批材料采购计划,审核通过后再执行采购计划。这些措施的落实,可确保项目的材料供应效率。

3.2科学开展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是将建筑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施工方案的过程它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的效率、质量和成本,科学开展施工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工程技术、成本控制和工期要求等因素,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从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首先,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可行性和施工难度,避免设计方案中存在难以实施的部分。企业要与施工方和工程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从而避免后期返工和成本增加。其次,应该综合考虑工序安排、资源调配、工程技术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再次,施工设计中,还要注重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该根据成本效益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避免材料浪费和成本超支。最后,合理的施工设计还应注重质量管理和控制,企业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还应该引入质量控制检查和验收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减少质量缺陷的修复成本。

3.3强化各个环节的动态化控制

动态化控制指的是通过实时监测、调整和优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灵活、及时的管理和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能够使项目管理团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风险,实现成本控制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首先,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应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传感器、监测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实时收集和分析与成本控制相关的数据,包括施工进度、资源利用情况、材料消耗等数据。通过实时数据,项目管理团队可以及时掌握项目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结束语

建设单位管理工作贯穿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是各参建方项目管理工作的核心。建设单位在不同阶段面对的单位不同、管理工作的重点也不同。在工程全过程管理中,建设单位应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避免投资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沟通,解决各阶段问题、协调各方利益,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通过以上几点,建设单位可以有效地进行工程全过程管理、做出科学决策,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最优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鑫.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策略[J].智能城市,2021,7(04):82-83.

[2]杨琴.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研究[J].商讯,2019(20):158+160.

[3]张彩云.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相关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22(16):50-52.

[4]王芳荣.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工业C,2021(10):153-1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