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新旧建筑之间连廊加固的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尤哲伟

上海申康卫生基建管理有限公司 200080

摘要

本文研究了某医院连廊改造工程的加固方案。该连廊位于某医院工程范围内,影响到医院扩建工程的基坑开挖、下沉式广场以及医院二期项目连廊建设。针对连廊保留部分的梁、柱及楼板,本方案提出了加固措施。具体包括在悬挑部分增设钢构件以增强原有桁架结构,采用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柱。本方案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确定施工工艺,选择吊运工具,制定合理的施工工序,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统计加固工作量及工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该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连廊改造、加固方案、碳纤维

正文


前言:

随着城市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连廊进行改造工程。本文旨在研究连廊的加固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1 介绍

1.1 研究背景

某医院连廊改造工程是基于医院的需求而进行的一项工程项目。该工程旨在对连接医院院区的连廊进行改造和加固,以满足医院扩建工程的需要。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发展,也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扩大医疗规模,决定进行医院的连廊改造工程。

该工程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连廊改造需求:为了实现医院的顺畅连接,现有的连廊需要进行改造。由于连廊部分位于院区扩建工程范围内,需要进行加固和结构改造,以适应工程的发展需要。

通过对医院院区连廊的改造工程,将能够实现医院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手段,进一步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此工程对于医院发展和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工程概况

连廊是大型医院院区的重要结构。下面将介绍连廊的位置、规模和现状。位置:连廊位于两个院区之间,是两个重要医疗设施之间的连接通道。其位置在工程范围内,需要进行改造和加固,以满足医院扩建工程的需求。规模:连廊的总建筑面积为1600.86平方米。具体的规模包括悬挑部分、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楼板等结构。悬挑部分:连廊在某些区域具有悬挑结构,需要增设钢构件以增强原有桁架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混凝土柱:连廊内存在混凝土柱,需要进行外粘碳纤维加固,以提高柱的抗弯和抗剪能力混凝土楼板:连廊的楼板需要根据检测报告和现场情况采用碳纤维布加固,以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现状:连廊目前的状况是需要进行改造和加固。由于连廊部分位于原有院区影响到了医院的扩建工程的基坑开挖、下沉式广场以及二期项目建设。因此,连廊的部分梁、柱和楼板需要进行加固,以适应工程的发展需求。通过对连廊的改造和加固工程,将能够实现医院扩建工程和原有院区之间的顺畅连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改造后的连廊将具备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医院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舒适就医体验。

2 加固方案

2.1 悬挑部分加固方案

连廊的悬挑部分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需要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来增强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为此,本方案提出在连廊保留区域的悬挑部分增设钢构件,以加固原有桁架结构。

首先,通过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确定悬挑部分所需的钢构件类型、尺寸和布置方式。钢构件应能够承受悬挑部分的荷载,并与原有桁架结构良好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的结构。其次,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工艺要求,确定钢构件的制作和安装方法。钢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吊装工艺和安全措施,确保钢构件的准确安装和稳定连接。在加固过程中,需注意与原有结构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钢构件的布置应尽量与原有桁架结构保持一致,以充分利用原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并确保加固后的连廊整体结构稳定。此外,在加固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为保证工人的安全,需要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安全设备,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操作的安全性。通过以上加固方案的实施,连廊的悬挑部分能够得到有效加固,增强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与原有结构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保持良好,确保整个连廊结构在工程范围内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一加固方案的实施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同时为医院连廊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持。

2.2 混凝土柱加固方案

为了提高连廊保留区域的混凝土柱的抗弯和抗剪能力,本方案采用外粘碳纤维加固技术对柱进行加固。这一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柱表面,并利用粘接材料做好固定处理,提高主题的强度与承载能力。

具体加固步骤如下:

表面处理:首先,对混凝土柱的外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其光洁、干燥和无尘。清除附着物和松散部分,使碳纤维布能够充分粘附在柱体表面。

选择粘接剂:在开展粘接剂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混凝土柱的材质和加固要求为主要依据。想要实现碳纤维布与混凝土柱的牢固粘结,应当选用耐久性好、强度高的聚合物粘接剂。

碳纤维布应用:将预先剪裁好的碳纤维布逐段粘贴在混凝土柱的外表面,按照设计要求和加固方案进行布置。碳纤维布应覆盖柱的受力区域,包括柱的侧面和顶部。

粘结剂涂布:完成碳纤维布粘贴后,利用滚筒或者刷子,将粘接剂均匀的涂布在碳纤维布上,实现与混凝土柱的牢固粘结。

固化和养护:待粘接剂固化后,按照要求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促进粘接剂的固化和碳纤维布与混凝土柱的结合。

通过以上加固步骤,混凝土柱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碳纤维布作为高强度、高模量的材料,能够有效增加柱的抗弯刚度和抗剪强度,提高柱的整体承载能力。

此外,采用外粘碳纤维加固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对现有结构影响小等优点。加固过程不需要拆除原有混凝土柱,降低了对连廊运营的影响和风险。

通过该加固方案的实施,连廊保留区域的混凝土柱能够得到有效加固,提高其抗弯和抗剪能力,确保连廊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较强、经济型较高,能够为后续的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3 施工工艺与工序

3.1 施工工艺选择

在连廊的加固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是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加固方案和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施工工艺选择:

施工顺序的确定施工顺序和步骤需要以加固方案和工程要求为准。例如,可以先进行悬挑部分的钢构件增设工作,然后进行混凝土柱的外粘碳纤维加固,最后进行混凝土楼板的碳纤维布加固。

准备材料:依据加固要求,进行相关材料和设备的准备。

包括钢构件、碳纤维布、粘接剂、施工工具等。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不必要的问题。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正式开始之前,现场准备工作尤为关键。包括清理和平整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还应设置临时工作平台、安全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操作技术:按照具体的加固要求,开展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例如,钢构件的精确定位和连接方法,碳纤维布的粘贴和固定技术等。另外,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必须要加大施工现场质量监管力度。

施工安全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始终重视施工安全。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临时扶手、安全网等。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水平,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检查工作。

进度管控优化协调加固工程进度,实现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与相关部门和工程团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避免工期延误和不必要的影响。

3.2 吊运工具选择

在连廊加固工程中,选择适当的吊运工具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根据加固工作的需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吊运工具选择:

起重机:对于较大规模的钢构件或重型材料的吊装,常常需要使用起重机。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起重机型号和吊装配置,确保其起重能力和工作范围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并且,起重机的使用必须要能够满足具体的操作标准和安全要求。龙门吊:龙门吊是一种常用的吊运工具,特别适用于大型工程或较长跨度的吊装。龙门吊具有较大的吊装范围和高度,能够提供稳定的吊装条件,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定位。吊车:吊车是一种多功能的吊装设备,通常配备有起重臂和可伸缩的支腿。吊车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适用于各种工程场地。根据吊装需求和现场条件,选择适当类型和起重能力的吊车,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吊装作业.吊篮:对于需要在较高位置进行加固的工作,可以选择吊篮作为吊运工具。吊篮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平台,使工人可以在高处进行加固工作。吊篮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防护网等。手动起重工具:在一些小型加固工程中,可以考虑使用手动起重工具,如手动葫芦、手动绞车等。这些工具便于操作和携带,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吊装任务。选择吊运工具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吊装物体的重量和尺寸、工程的现场条件、工作高度、安全要求等。同时,要确保吊运工具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

3.3 施工工序安排

制定合理的施工工序对于加固工作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以下是一般施工工序安排的步骤:

工序分解:根据加固方案和工程需求,将整个加固过程分解为不同的施工工序,并确定每个工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例如,钢构件增设、混凝土柱加固、混凝土楼板加固等。

确定工序:各部分工序的确定必须要以实际的工程情况和逻辑顺序为基础。

一般来说,先进行较为简单的工序,然后逐步进行较为复杂或依赖其他工序的工作。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前后关系和依赖关系。

工序时间评估:评估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考虑到施工条件、人力资源、材料供应等因素,合理估计每个工序的施工时间,以制定合理的工期计划。同时,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作为备用,应对可能出现的延误或调整需求。

优化工序安排:在完成初步工序确定和时间评估工作后,合理优化工序。考虑到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工序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将相互依赖的工序安排在一起,避免重复的装卸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工序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和衔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与相关的施工团队、供应商和监理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解决工序之间的问题和交叉工作的需求,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工序监控质量控制:做好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监管工作。制定相应的检查和验收标准,确保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延误。

工序记录和总结:对每个工序的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包括工作量、施工时间、材料使用情况、质量检查结果等。这些记录对于施工进度的跟踪、质量的控制和后续工作的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影响评估

加固工程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护环境,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下是一般的环境影响评估和保护措施的考虑:

噪声影响评估:加固工程可能产生噪声,对周围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进行噪声影响评估,确定噪声源、噪声水平和传播路径,并制定减噪措施,如设置噪声屏障、合理调整施工时间、采用低噪声设备等。

空气污染控制:加固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粉尘、废气等污染物。评估空气质量影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使用喷雾降尘、封闭施工区域、合理选择施工时间等,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废弃物管理:加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包装物、废弃材料等废弃物。合理管理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遵守相关的废物管理法规和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推广循环利用和资源回收。

绿化和生态保护: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必要的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施工前的生态环境。绿化过程需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植被,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同时为了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还需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环境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噪声、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的变化和影响程度。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具体的施工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5.安全防范措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前提,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更加科学的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具体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水平,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

施工现场管控: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线,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区域划分清晰。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避免人员和设备的交叉干扰,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个人防护措施:要求施工人员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工作任务,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设备安全检查:想要实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就需要定期开展施工接卸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设备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科学的设备应用。

安全培训和演练: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与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练工作息息相关。包括火灾逃生演练、紧急救援培训等,确保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监控和巡视:借助安装监控设备,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情况的全面监测。

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建立安全记录和事故报告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安全事故和不安全行为。

现场紧急救援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紧急救援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培训施工人员正确使用这些设施,并确保设施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6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医院连廊改造工程,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加固方案。该方案在保证工程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了连廊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供医院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考。

参考文献

钟建华. 楼宇结构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GB 50204-201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GB/T 50367-2018 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规范[S].

陈立民, 黄正华. 建筑结构加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