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正文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合理配置自然水资源的前提下保证有序实现工农业生产目标,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巨大消耗,目前我国可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相对稀少,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地区,因此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水利工程建设达到防洪、抗旱的目的,合理调配水资源,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高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水平。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必要性
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目标。水利工程施工具备复杂性,存在诸多施工危险源,包括高处坠落、基坑坍塌和机械打击等,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在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细则,无法有效约束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安全管理计划指导性不足,主要依靠现场巡查查找安全隐患。因此,在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时,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以完善管理制度作为核心思路,明确规定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安全管理流程及现场安全隐患识别评价标准,消除人为主观因素对施工安全系数和管理成效造成的影响。②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现代水利工程由于工期较长,实际施工情况和预期计划目标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工程造价成本处于不可控状态,有较大可能出现造价超限问题。施工企业采取限额领料、挑选最优施工方案的管理措施,可以在保障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实际造价成本不超过预算限额。以限额领料措施为例,根据施工任务及工程量,向各施工班组分配领料额度,如果班组超额领取材料,必须提交书面申请,详细阐述超额原因,通过审批后方可领取多余材料,避免因材料无序使用造成成本增加。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
2.1制订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设计方案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对工程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施工单位不能因为工程规模小而忽略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前,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编制施工设计方案,保证水利工程工程施工质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设计单位的筛选要严格,确保设计单位拥有相关的资质,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质量。其次,利用基层人手多的优势,提高工程基础资料收集的效率。水利工程大多在农村,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人口优势,调动大众的力量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收集工程基础资料,完善设计素材。再次,组织专业讨论,弥补设计不足。施工设计初稿完成后,建设单位可召集相关专家共同研究施工设计方案,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根据收集的基础情况以及专业意见,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2.2加强材料管理
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从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由于水利工程规模一般都较大,在进行施工时,所需的材料种类、规格以及数量都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按照严格的材料采购程序进行相关工作。一方面,通过对建材的调控,可以进一步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还要注意建筑材料的运输工作,尽量避免在运输中出现损坏、变质等情况。建筑材料进场前要进行检验,不仅要看数量,而且要看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进场,要严格控制材料品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进场建筑材料的管理与储存,对材料进行分类,避免误拿误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因天气等原因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2.3优选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以人力资源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人力资源与技术的融合,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与管理质量。但是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多采用人盯人方式,既没有有效的考核标准与措施,也没有阶段性抽样评估规范,难以保障整体施工建设的质量。从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来看,优化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能够全面促进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具体的管理中,相关单位需要建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小组,不定期检查工程的建设成果,遇到质量问题迅速整改,严格落实“回头看”。同时,施工管理人员需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工程数据,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施工人员需加强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学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机械设备与施工工艺,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更新质量控制理念与体系
水利工程是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抗水、储水、排水、发电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从质量控制理念与体系入手,及时更新与完善,并维持机制的正常运行。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多、周期长,因此,质量管理的难度也较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传统的质量控制理念与体系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管理前,管理部门应当重新审视质量管理理念,借鉴国外的发展进程,强调质量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对现行的管理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龙头企业的经验,不断完善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在正式开展质量管理前,还需要根据工程资料制订质量控制方案,核实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根据方案展开质量管理,尤其要注重对施工企业的审核,明确施工工艺与技术的要求。最后,水利工程的监督部门应当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分析责任的承担方,并及时进行改进,从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
结语
为全面推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转型升级,适应复杂的管理形势,提高管理成效,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加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必要性,树立施工管理创新观念,积极落实可视化技术交底、进度造价动态管理、施工安全演练等多项管理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管理保障,也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思.浅析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J].治淮,2023(9):73-74.
[2]鲁学峰.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探析[J].四川建材,2023,49(5):218-220.
[3]李佩南.信息化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东北水利水电,2023,41(4):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