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及其对整体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旅迪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0

摘要

给排水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结构安全以及环保标准。本篇文章深度探讨了给排水设计的核心理念、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揭示了该设计对整个建筑设计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最后,本文总结了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整体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改进和优化给排水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设计;整体建筑设计

正文


引言

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对建筑的使用效能、安全性和环保性产生直接影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一设计环节在建筑设计整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1、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

1.1、定义和作用

建筑给排水系统涉及设施和装备的集合,旨在供应净化后的饮用水、处理生活污水并将其安全排出。它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生活所需的用水,并将废水安全、卫生地排放或处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卫生环境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1.2、常见组成部分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涵盖了众多构件,特别是给水子系统,它由输水管道、储水设施、提升水压的泵站以及各种供水装置(例如淋浴头、水龙头等)所组成。排泄系统由排放管道、排泄装置(例如马桶、排水沟等)以及污物处理设施构成。雨水排放系统则负责收集、保存并利用降水,包括雨水收集桶和雨水蓄水池等。而废水管理系统则是针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设施与流程,例如污水处理工厂或家庭废水处理装置。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给排水系统,确保了水资源的供应、废水的安全处理和环境的保护[1]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给排水工程系统整体设计不合理

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工作是一项涉及众多细节的工程任务,它要求设计师综合考虑包括城市地貌、地质状况、城市建设和居住现状在内的多种因素,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然而,目前一些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并没有很好地从水资源供需和利用的角度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建筑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包括工业废水和生产生活污水,而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但是,目前许多老旧的排水系统采用的是雨污合流模式,即雨水和污水共用一套排水管网进行排放。这种模式导致雨水和生活污水分流不彻底,增加了建筑排水系统的负担,容易造成排水不畅、管道淤积,以及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出现地面漫流等内涝问题。

2.2、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各层级城市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主要关注于确保供排水的效率,但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尽管如此,在给排水设计实践中,节约用水、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等理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结果是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在城市雨水系统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未被充分融合,地表径流雨水未能得到有效截留与循环利用,既浪费了水资源,又可能导致清洁水源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此外,设计人员在选择给排水管道材料时,未能充分调研并选用先进、优质、绿色、低碳的环保材料[2]

3、建筑给排水施工优化措施

3.1、做好施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作业前,必须完成充分的前期准备,全面考虑施工细节和工程项目的进度安排,进行详尽的规划。首先,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详尽的理解,通过分析土建结构和装修图纸,全面把握给排水管道的位置和布局,以及提前规划和准备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其次应当认真检查给排水施工相关证明,查看电焊工等技术岗位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书,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要组织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活动,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做好各项作业。

3.2、做好工程施工阶段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得到实施,确保给排水设计师与施工人员之间能够顺畅沟通,以防止设计冲突或施工重复。其次,应对所有涉及给排水施工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仔细审查,杜绝使用劣质材料或与设计方案不符的设备。在施工前,对设备的实际性能进行评估,并做好维护保养,以预防设备故障对施工进度造成干扰。三是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合理安排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作业时间,明确施工环节的关键要点,保证各作业流程能够紧密衔接,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3.3、科学设计雨水系统

在建筑设计中,雨水排放系统的规划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室内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应遵循就近分散的原则。将屋面雨水设计为内排水系统,保证雨水系统的独立性,该系统的运行流程为:通过屋面雨水斗将雨水收集到管路内,再通过管道将雨水直接输送排至室外。对于雨水管道有一定的要求,首先,雨水立管管材要有一定承受压力的能力。其次,管道的密封性能良好。如果雨水管道安装在室外,通常要求管材可防紫外线。建筑中,屋面雨水在设置立管时,要与空调排水、阳台的立管分开,这样可以避免反溢现象。

3.4、合理布置给排水管道

在给水管路的规划中,应遵循简洁直接的原则。引入管的安装位置应优先考虑那些不允许停水或用水需求较大的区域。同时,在选择给水管路的布置点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内部的管网压力,以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应确保布置的便捷性,以便于日后的维护工作。而在排水管道的布置上,采取的原则是就近排出。尽可能减少排水转管的使用,排水立管在设置点的选择上尽可能靠近排水量最大的点。下水管道作为排水系统中重要的排水管道,对于下水管道的布置,设计人员应将其设置在远离卧室的地方。原因是下水道中的水,在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势能,产生的势能冲击水管壁,产生噪音污染。在高处建筑排水系统中,废水和污水宜采用的是污、废水分流系统。

3.5、BIM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通常,设计人员会在一个共享平台上独立完成各自的专业设计工作,随后他们将完成的BIM模型汇集到主要负责人的主文件中,以此形成初步的设计模型。接着,利用Revit或其他分析软件的功能,对初步设计模型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识别并解决设计中的缺陷,随后根据这些问题对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改进。首先,基本设置。设计人员对管道、管件以及设备进行加载、编辑,并将各类给排水管道配套设施加入构建族库中。若需要修改属性,可通过类型属性对话框操作处理,修改的属性信息一般包含型号、名称以及材质等。基本设置是构建建筑给排水模型的基础,其有助于BIM模型记录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构件的相关信息。其次,设备选型与管道铺设。基本设置完成后,构建建筑给排水系统模型。对dwg文件进行链接处理,并在MEP项目文件平面图展现给排水平面图,以此为基础构建建筑给排水系统三维模型。这种方式操作简便,有助于提升设计工作效率。设计人员从族库中选择合适的供水设备、卫生器具等,并根据建设要求确定各类设备的属性与防治位置[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水资源供应与排放的核心设施,一个科学且高效的系统不仅能节约水资源并提升水质,还能保障城市用水需求,并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时,必须注重全面考量和细节处理。

参考文献:

[1]郭金潮.谈建筑给排水技术概况和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居舍,2019(23):97.

[2]罗惠锋.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不足及其现存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8):25.

[3]李长军.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用,2017(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