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摘要
关键词
软土地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正文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孔隙率大、易变形等特点,软土地基处理已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研究的热点。软土地基主要由软粘土、淤泥或其他混合填料组成,是影响建筑物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软土地基在施工扰动下极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与变形,不仅不利于工程施工与结构稳定,还可能导致结构失稳、倾斜等病害。现代建筑工程对软土地基的要求很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加强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提高其力学性能,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
1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危害
1.1引发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中土体含水量较高,地下水水位变化、外部降水等均可能导致地基发生冲刷,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建筑物发生倾斜、坍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地基沉降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结构,不仅增加后续维修保养工作,也影响整体结构的使用性能。
1.2损坏工程结构
建筑工程施工中若遇软弱地基,会增加施工难度。软土地基一旦遇到降水会积聚大量雨水,如不及时排干极易造成地表沉陷、开裂等现象。地基和建筑物上部结构是紧密相连的,它们能互相作用,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建造房屋基础而没有做好软基处理,那么将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在后续引发基础不均匀沉降、上部结构裂缝、倾斜等问题。为此,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施工团队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妥善处理好基础问题。
2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是向基础中心区域投入一定数量和体积的砾石,并在其两侧实施抛石的作业方式。当砂砾与地基接触时,砂砾由于自身的重量将沉入地基,对周围的淤泥产生剪切破坏,地基中的泥沙被不断挤压,碎石颗粒之间因摩擦而互相咬合,产生压缩变形,从而形成了人工置换地基,最终实现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提升。该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地基或路堤的软弱下卧层。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施工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将砂砾或碎石抛入基坑中央,并沿基坑两侧均匀铺开,形成翻卷和抬升的泥沙通道;根据地基的倾斜度,确定抛石落石的落点;仔细挑选石块,确定所有石块的体积、重量大概一致;为防止大块、碎卵石混入坑体,影响抛填效果及安全施工,施工人员要对石料进行分级处理。
2.2换填技术
换填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具有造价低,技术要求简单,施工简便等优点。施工企业在采用换填法时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计算,深入分析地基深度、地质特征等因素,明确换填作业的范围、经济性,确定具体换填方案及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在初步了解软土地基基础分布后,可依据具体的计算方法确定施工需要的挖方和填土工程量,并据此评价换填法的可行性。在明确了换填工程设计方案之后,施工单位再根据具体方案进行相应的换填处理。
2.3强夯处理技术
在诸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强夯法是应用得最为普遍的处理技术之一,主要是因为其具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越性,所以得到了建筑工程企业的广泛应用。同时,强夯处理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体系中较为传统的一种技术,其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已经有了更为成熟的技术体系。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企业会选取8~30t左右的重锤,并且将之作为强夯法的主要装置。技术人员会将重锤提升至10~25m的高度,然后再让重锤自由下落至地面上。当重锤与地面接触之后,便会对地面造成强大的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会使得地基遭受挤压,进而实现压实地基的目标。大量的实践证明,强夯处理技术在人工填土、黏性黄土、淤泥质土中的应用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在上述软土地基中着重采用这种加固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企业在运用强夯处理技术时,需要关注两个要点:第一,建筑工程企业可以运用碎石、砂石材料换填原本的土层结构,然后再实行强夯作业,这样可以使得强夯处理技术发挥出更好的作用;第二,建筑工程企业在运用强夯处理技术时应当掌控强夯的力度、高度以及频率等技术指标,既要保障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又要避免软土地基的过度夯击。近些年来,强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了强夯置换法。这种技术方法立足于强夯法,其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2.4高真空击密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高真空击密处理技术也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对其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其满足房屋建筑施工的需要。建筑工程企业应当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碎石地面作为排水渠道的铺设条件之一。在铺设排水渠道时,施工人员可以在碎石地面上放置不透气的薄膜,并且合理控制排水渠道的方向,使得其竖向排列。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当运用功率合适的空气压缩机进行负压抽空,并且将混合物作为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抽样需求,进而让软土地基得到妥善处理。简单来讲,高真空击密处理技术指的就是降低孔隙水压力,从而实现改善土壤、稳定软土地基的目标。在高真空击密处理技术之下,软土地基会得到抽空处理,进而实现土壤固结性能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若建筑工程企业想要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那么可以引入强夯机制。具体来讲,施工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制定科学、健全的强夯计划,并且运用强夯机挤压孔隙中的水,进而改善地基的承载力,减少高真空击密技术的处理成本。
结束语
总之,软土地基不仅影响工程稳定性,而且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其强度高、可压缩性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工程结构的破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相关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建筑基础的稳定性,应明确各类软基加固技术施工的要点,加强施工过程管控,提高基础处理效果,最终建设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空间,2022(S1):201-202.
[2]刘春明.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及管理措施[J].砖瓦,2022(6):108-110.
[3]叶玉麟.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探究[J].建筑与预算,2022(5):7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