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常用检测方法与加固技术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建筑结构;检测方法;加固技术
正文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地检测建筑结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研究加固技术,这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企业必须要做好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的研究工作,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起来,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建筑结构常用检测方法
(一)模板工程检测方法
模板工程检测方法模板工程对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建设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在拼装模板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保证模板拼缝的密实度达到要求,从而达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并保证其表面平滑[1]。在此基础上,对钢筋砼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进行试验研究。从过去的施工实践中可以看出,对模板工程的检测经常与预埋件的位置、标高和断面尺寸等有很大的关系,如模板的拆除时机太早或太迟,或是支拆的次序不统一,都容易导致结构变形。因此,这几个方面是模板工程检测的重点。
(二)外观结构检测方法
在建筑结构的检测中,外观检测是最为直接和基本的一个环节。以工程的设计方案为参照,保证竣工后的外形结构与期望的施工方式相吻合,并且截面尺寸、标高、轴线等符合图纸的要求。外观品质合格后,再对其内部构造进行检验。在国内,对于建筑物的外观检验,一般采用人工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方式。其中,人工检测是用肉眼,依据以往的检测经验,参照设计方案,观察建筑结构的外观,看有无表面裂缝、蜂窝、主体变形等问题[2]。在对构件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借助仪器检测来保证构件的几何参数不会有误差。由于不同的建筑主体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对于易被环境腐蚀的区域,应着重于对主体结构破坏最大的区域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如实记载于检测报告中,确保全面性与准确性,并做好检测说明。
(三)砌体结构检测技术
目前,砌体结构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轴压法、推出法、扁顶法等,这些检测方法在不同的工程中都有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检测法,另一种是间接检测法。其中,直接检测法是用来检测结构抗压能力,其优点是可以准确的反映结构的稳定性,缺点是会对原有的砌体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间接检测法以砂浆强度为依据,采用回弹法检测砌体结构砂浆,一般适用于1~20MPa范围[3]。间接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后期加固工艺的应用与优化,导致施工效果不佳。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结合结构及工程的特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合理性。
二、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一)钢结构加固技术
钢结构加固的方法一般比较简单、方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操作步骤:第一,通过改变荷载分布、传力路径、增加支撑点、施加预应力等方法,可以达到加固的目的。为了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改善结构的动态性能,需要增加支撑;第二,增加支点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主要通过减小计算跨距,调整内力分布状态,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一般来说,此法操作简便,可有效提高梁板的承载力,防止梁板的弯曲变形。
(二)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采用现代材料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该方法施工方便,加固效果较好,且具有美观效果。施工时应充分利用碳纤维的优势,将碳纤维加固在结构关键部位,并在常温下进行固化,完成加固后,进行后期检测[4]。
(三)外加型钢加固技术
外加型钢加固技术是利用型钢对结构的四角进行外加型钢,然后起到加固作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增大结构的受力面积。外加型钢加固方法有两大类:一是干式加固法。该方法具有工程量较小,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于诸多建筑工程;二是湿式加固法。此法将结构连接起来,提高了结构与型钢间的承载力,施工复杂,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
(四)植筋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建筑物的锚固作业中,通常采用植筋工艺。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施工方便,效率高。为了能在建筑结构中有效地发挥加固作用,可以将专用螺栓式锚筋应用到建筑结构中。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外露或钢筋在复位时偏离设计位置等情况,也可以通过植筋技术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5]。
(五)裂缝修补施工技术
为使混凝土结构能更好地满足建筑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对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建筑物的性能、面积等参数,选择适当的裂缝修补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此外,裂缝修补这一加固技术也适用于已建成的建筑结构,不仅能修补墙体表面的裂缝,而且能对建筑结构进行深层次的加固。就目前国内的裂缝修复技术而言,仍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应加强对裂缝修补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一直是建筑领域讨论的焦点。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生产质量的要求,建筑企业应做好建筑结构检测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保障。同时,结合具体情况,根据相应的加固原理,合理的应用结构加固技术,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葛乔乔.建筑结构耐久性检测及加固技术应用分析探究[J].科技资讯,2022,20(21):95-98.
[2]张智伟.建筑结构常用检测方法与加固技术浅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126.
[3]袁荣松,单勇.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2):21.
[4]徐锦雄.探讨当前民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J].城镇建设,2020(12):65.
[5]占罗龙,揭建刚,陶武金.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概述[J].安徽建筑,2020,27(7):73-74.
作者简介:毛爱江(1979.4-),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研究方向结构设计、检测鉴定、加固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