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大二附院修缮改建工程的经验分析与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医院;修缮改建;成本控制;老旧建筑;项目管理
正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major epidemic treatment base a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1], 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zed the necessity, complexity, and social value of renova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old hospital. It also drew insights and lessons from process management and cost control during the renovation project. In today's rapidly evolving medical landscape, employing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nagement processes along with effective cost control measures can not only ensure quality but also optimize benefits, saving social resources and creating social value. Therefore, in this era, combin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ocesses with efficient cost control methods will better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ld hospital renovations while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edical industry.
引 言
医院是为人民“救死扶伤”、抗疫救灾”的公益机构。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持续大力投入,医疗技术、设施设备、诊疗场所等也与时俱进,同时对医院的建筑设施要求也日渐提高,许多老旧医院面临着修缮改建的巨大压力。而如果处在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期,如2019年~2023年的新冠疫情期、2008年的汶川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等,灾情、疫情情导致伤病人员激增,则对医院的治病救灾能力考验更为严峻。因而,对部分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专业修缮改建势在必行。
医院修缮改建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医疗服务效能、保障医疗安全、顺应技术进步、适应国家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高质高效的服务人民的健康。不仅涉及设计建造的复杂土建工程,同时还涉及医院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因此,其修缮改建行为必须是以“绿色行为”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统筹行为。
一、项目概述
1.1 工程 概况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修缮改建的建筑为6号楼。该楼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管理营运,改建前是院内的办公区及部分医疗业务用房共同使用的综合楼。初始改建目的是在疫情爆发时期,通过限制交通路口,在道路边缘设置临时围挡,关闭负一层与三层,与其它各区分离隔开,有效控制感染人群在该建筑内完成就诊、检查、治疗等全过程,以实现自成一体、分区独立运行、最大程度满足特殊时期防控要求的目的。本修缮改建工程涉及的主要区域为为6号楼1-2层、4-10层及屋顶,主要内容为建筑内部功能布局进行三区两通道的装修修缮,同时对建筑楼地面、墙面、顶棚饰面、门窗等进行更新,外立面节能改建及涂料刷新,屋面防水、保温及屋顶整修,局部结构加固,室内给排水、强弱电、消防系统更新、供氧吸引系统末端更新,空调系统(含净化)更新或移位,新增电梯,医疗设备采购,室外电缆进线更新、室外道路、绿化修复等。
图1.2-1 6号楼改建前(左图)、后(右图)的效果图
1.2 背景及内容
在现今时代背景下,6号楼的修缮改建是社会需求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有如下方面。
首先,6号楼原有功能及布局不能满足特定的需求,医疗利用率不充分、功能发挥局限。
如前所述,6号楼定位需在特殊时候自成体系、独立运转,具有完善的疫情救治能力。原有医疗功能较少,利用率低,无法满足医院长期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疫情防治的功能。
其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为核心的新时期,医疗政策及需求的新变化、新形态、多样化。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行业标准和规范的不断完善更新,如消防、环保、节能、技术、医技等方面的发展和要求越发严格与精确,医疗人才、技术、设施设备等必须遵从时代特色的精神进行改良升级,才能满足新时代的医疗需求和发展。
再次,社会人口数量增长、老龄化时代到来以及疾病多样快速变异的影响。
医院顺应时代,重新调整医疗功能区域划分和相互之间的功能联动,以减轻当前时期的国家和社会负担,提升我省我市的“防控救灾”的能力,减轻我省我市人民群众的医治救治困难,充分发挥医院医疗能力和特色。
最后,医疗资源设施优化配置和医技技术服务更新换代,对医疗老旧建筑的冲击和限制。
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医院建筑设施会因使用年限长、材质老化、结构磨损等因素限制其功能的利用和发展,进而被迫需要修缮改建,促进医院的发展和进步,确保医院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此,医院将6号楼的修缮改建工程规模等级定性为中型医疗建筑修缮改建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二、项目管理流程
2.1 项目修缮改建特点
6号楼为已建多年、正常运营的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0.20g),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该栋建筑至少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复杂性、多样化。
本栋医疗建筑一层为门诊、PRC实验室、常规检测;二层为ICU、医护用房;四至十层为ICU(含负压病房);其功能的复杂多样化,以及兼含重症特殊病房,本次修缮改建需兼顾既有医疗功能的正常运行和新增医疗功能的合理布局。
第二、时间紧、任务重。
在2019年~2023年的新冠疫情期间,我省的疫情防控医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新冠感染或疑是携带者数量每日剧增,医院扩大接纳和救治的能力十分紧凑,在疫情后期修缮改建期间既要尽可能减少对医疗服务的影响,又要能准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修缮改建工作,此工程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第三、安全、稳定性高。
根据医院的修缮改建总体目标,6号楼的修缮改建工程十分特殊和复杂,仅拆除工程就涵盖6号楼1-2与4-10层几乎所有的原有房间,拆除的废渣废料输送和处理就风险不小,安装新设备与新材料运输也极具安全风险。在拆除和安装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正在医患两者的生命安全及医护环境。
2.2 项目修缮改建实施
根据上级的要求指示和医院的长远目标纲要,此次修缮改建工程共分五个阶段实施完成。
第一,策划阶段:明确改扩建目标,细致规划项目流程,制定周密的过渡期医疗服务方案和预定的安全应对措施计划。
第二、设计阶段:结合医疗功能需求与原有建筑条件,进行创新设计,优化资源配置,设计合理的修缮改建方案。
第三、施工阶段:根据设计方案,施工前实行模拟施工预演方案,确保正式施工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时效性。过程中实行严格的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安全制度,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的保质保量进行。
第四、交付阶段:提前介入旧有设施搬迁、拆除工作,新设备、设施设备采购、预安装调试环节,确保平稳交接,无缝衔接6号楼的正常运转。
第五、运维阶段:在修缮改建交付完成后,即进入了正常的运行与维护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和医疗设施设备说明指南,对建筑物和医疗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管理,避免正常运转期间的意外发生,减少医患两者的共同损失。
三、成本管控措施
3.1 成本管理策略
本工程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标准化与限额设计、采购与合同管理、动态成本监控与调整”几个方面着手,对修缮改建的总体造价和成本进行全方位监管控制。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维护,全程关注成本投入,寻求最优成本效益比”;标准化与限额设计是指“通过标准化设计和限额设计来节约成本,避免无效投入和浪费”;采购与合同管理是指“规范采购流程,签订明确的工程承包合同,防范成本风险”;动态成本监控与调整是指“实时掌握项目成本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优化,确保项目总体成本可控”。
3.2 成本管理措施
医院修缮改建的成本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过程、各环节进行,需实时动态精细化管理。为有效实现医院修缮改建项目的成本控制,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医院在各阶段的措施管理不同。
首先是第一阶段设计阶段。
合理的方案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限额设计、招标采购设计[2]是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医院要求设计单位在保证修缮改建功能和质量的目标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投资,避免过度设计或重复设计造成资金浪费或二次改建。
其次是第二阶段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对整个施工过程从“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审计管理”进行层层把控。科学取材与科学编制施工计划,提高材料使用效率,严格控制工程进度,减少工程延误,避免额外成本产生。同时,加强未知风险防控,针对可能出现的工期延误、价格上涨、政策变动等因素提前做好预案,减轻可能带来的成本压力。
再次是第三阶段验收结算阶段。
项目完施工成后,医院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本工程的实际发生费用进行决算审计,确保费用支出合理合规。做到质量与成本兼顾,严控各项费用支出,做到“精打细算、绝不浪费”。
最后是第四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在交付使用后,就来到了本次修缮改建的最后阶段,也即最长、最重要的阶段——运营维护阶段。
医院组织核心班组建立完善的管控系统,定期对运营维护阶段可能产生的二次成本进行提前预判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同时,医院不断地改进、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财务、审计、采购等部门之间的工作联动,形成有效的成本管控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医疗事业飞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其服务质量必然被要求与时俱进,医院必然要适应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对建筑空间、电力负荷、洁净环境、就医环境等需求。在未来新型医疗变化的形势下,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医院修缮改建的管理流程和成本管控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众,促进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得医院能够提供更佳、高效、舒适、舒心的医疗服务,为人民创造更丰富的心灵价值,为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完美的医疗奇迹。
五、参考 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22]第3号;2022-01-07.
[2]韩卫方.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解析.建筑·建材·装饰,2018-09-05.
[3]王增荣.现代医院装修改造工程管理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9(1):225.
[4]阳卫红.现代医院装修改造工程管理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5);4468.
[5]程伟.现代医院装修改造工程管理措施[J].中外建筑,2018(11);120-121.
[6]周苗.医院专科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难点及应对策略研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1671-5543(2017)04-0027-01.
[7]徐运健.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建材,2018(5):218~219.
[8]柴建军,赵旭.医院改造工程的前期组织与实施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2):57-58.
[9]医院老建筑整修与改造再利用[J].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工程.2010.(12).
六、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周密(1989~~)
性别:男,名族:汉族;籍贯:云南宣威人;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医院基建管理;
第一通讯:蔡锋(1989~~)
性别:男,名族:侗族;籍贯:贵州铜仁人;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