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苏清华

江西云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330000

摘要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瓶颈,数字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环境下,金融机构要注意处理好数字金融风险和推动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关系,深化数字金融监管布局,更好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数字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关键词

数字金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正文

引言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资金短缺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数字金融是新的金融业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国家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实践证明数字金融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要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探索数字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以此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1、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后疫情时代,积极寻求和实现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企业的共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一方面,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实现重大业务改进、迅速复工复产、创造更多价值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冲击、实现与数字经济接轨,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积极实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社会输送具备数字技能的优质人才,进一步为数实融合提供新鲜血液。与此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有助于缩小与大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数字化转

2、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困境

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取得较大成绩,但是根据调查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以下困境。

2.1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依赖于完善的网络基础配套设施,通过网络基础配套设施支撑数字化转型。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软硬件设施薄弱的问题,根据统计,中小企业自动化办公覆盖率不足90%,关键工序数字化装备应用比例为45%,设备联网率仅为35%,生产过程信息系统覆盖占比也只有40%,仅有10%左右中小企业实施了ERP。可见中小企业网络基础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瓶颈之一。

2.2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资金是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虽然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很好改善,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额只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5%,仅有12%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尤其是轻资产运行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物,导致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受限的问题。

3、数字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3.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发挥数字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就是要从中小企业内部入手,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体系,形成与数字金融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中小企业要立足于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要求,围绕数字金融产品的要求,优化内部组织架构体系,组建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切实解决企业财务与管理者个人财务不分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中小企业要专门设置内部审计岗位,以此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其次,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而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而导致财务信息披露工作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要求。因此为了提升银企信息对等,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不断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制度。例如,基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硬件设施不健全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提升中小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境,及时预判各种风险能够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在运用数字金融产品时,由于缺乏对金融产品的认知,极容易发生融资风险。中小企业通过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准确获得企业财务状况信息,为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保障,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3.2金融数字化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机会并提高融资效率

金融数字化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加密算法等技术手段将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数字化互联对接,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提高金融业务审核效率,降低金融机构风控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过程。金融数字化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第一,减少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机构风控成本,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传统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金融机构难以对其发展及偿债能力作出评估,导致提供贷款的动力不足。金融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接金融机构,便于金融机构获得中小企业诸如工商、财务、司法、税收、保险、社保和负面舆情等基础数据,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历史信息。利用上述数据,金融机构能够快速、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状态和面临风险等内容,确定授信等级并给出可融资数额和对应融资方案。从现实情况来看,互联网银行在风险控制和违约率测算方面均优于传统银行,不良率能维持在1.5%左右。第二,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金融数字化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得到了优化。通过与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对接,金融机构能够以无纸化和智能化方式处理业务,极大提高了融资工作效率,使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响应更加快速。同时,金融数字化使得传统面对面融资业务流程得到简化,传统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均将减少融资场所、人员和管理运营支出,进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第三,扩大金融服务普惠范围。金融数字化能够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管理范围和成本约束,通过云平台、加密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连接更多的融资相关方。例如,金融数字化使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无论是政府关于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精准化下放,还是中小企业自主寻求融资对象,金融数字化优势使各方工作流程和信息搜寻匹配时间和成本得到降低。

 

1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3.3鼓励数字原生,要数字化转型,也要数字化发展

我们处在一个“没它不行”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原生和数字移民争相迸发。我们重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有其更好”的赋能作用,为其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早日实现数字化重生。也要重视“因其而生”的原生数字企业。它们是在数字化新土壤中萌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天生带有数字化基因,轻装上阵,以解决经济社会痛点为己任,引领着人类数字化方向。数字原生企业是创新型企业,必然要打破常规,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给人以惊喜,也时不时让“家长”担惊受怕,像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样。家长喜欢听话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毛姆曾经说过:“人类之所以有进步,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我们要营造宽松包容的“家庭环境”,该批评批评,该教育教育,但目的总归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不能把小孩和洗澡水一起泼掉。数字化转型是生产经营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需要勇气、魄力和决心去面对转型阵痛和不确定性。因此,它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渴望。政策的鼓励、媒体的宣传,只能是企业转型的帮手。

3.4政府支持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政府支持存在正向关联。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很多挑战:企业资金不足,需要将资金用于日常生产经营,维持资金链;人才匮乏理念滞后,由于信息不对称、自身能力不足,缺少前瞻性和统筹规划;虽然中小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但短期来看投入产出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新建数字基础设施、嵌入数字技术、招聘数字化人才都会使企业短期内成本快速上升,让本来就在市场竞争中比较脆弱的中小企业难以支撑。如果我国想要尽快促进全国中小企业整体平稳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就需要由国家以宏观调控进行引导支持,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减税及降费、转型工程试点、技术资源引进扶持等诸多方式,减轻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各种负担,从战略全局高度有效调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背景下,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等等应用至实体经济中,实现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工程。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要求。要结合数字技术以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实际,创新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内部数字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中小型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文红星.数字普惠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21(12):103-111.

[2] 曾之明,谭显合,陈姣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么?[J].区域金融研究,2021(12):5-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