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问题;对策
正文
1建筑材料检测概述
建筑材料检测是为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劣质性能而引起建筑施工的中断问题,也同样可以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强度和持久性差而引起的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建筑材料在检测过程中不仅应该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于建筑材料的配比也应该极为注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材料便是混凝土,应该对于混凝土配比进行严格规范,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配比问题导致施工质量的下滑。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时需要格外注意,从建筑材料自身的特性出发,设计不同的检测方法,常用的随机取样检测方法需要根据建筑材料的检测和使用标准进行策略性调整。
2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检测标准缺少统一性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流程和检测方法并不由建筑公司掌握,往往依靠专业的检测公司、质检站或院校检测机构,建筑工程的各项建筑材料会分类送往对应的检测机构,然而检测机构在检测建筑材料的指标参考相对独立和单一,无法完成建筑材料检测信息的共享,往往会导致检测结果无法完全适配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的不完全统一导致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无意义性,流于形式,有相当一部分建筑材料厂商只是为了符合检测标准而放弃建筑材料的其他指标,造成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
2.2材料取样具有不合理性
建筑材料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随机取样检测法来进行标准检测,因此,建筑材料取样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建筑材料检测结果,一旦出现取样的不规范操作,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无法代表建筑材料的整体性标准。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取样过程中,一般会针对同一批次的建筑材料进行随机样品抽样,但采样过程中由于操作的不规范性,采样样品无法代表建筑材料的整体,因此,导致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是不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
2.3检测环境不达标
除了建筑材料自身的问题,建筑材料的检测环境也是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对于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之时,需要对检测环境进行温度、湿度、酸碱度等因素进行控制,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建筑材料检测的采样失败或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然而,现今的检测机构多不注重检测过程的环境条件,甚至对于温控、湿控的调节装置是有缺失的,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严重的数据误差,直接影响了建筑材料的后续使用。
2.4检测设备相对落后
在完成建筑材料采样过程后,一般会由检测人员送入检测设备或仪器中,然而,我国的大部分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都存在老旧、落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建筑行业对于此方面的不重视,引起相关检测机构得过且过的情况,检测设备因缺少资金而无法定时更换或升级。目前来说,建筑原材料已经源源不断地出现了更加新型的种类,现有的检测设备无法完成检测要求,检测过程就成为一种数据产出的流程而形成严重的施工安全隐患。
2.5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最不稳定的客观因素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筑材料的标准已经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有极大程度的提高,然而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建筑材料检测阶段,导致对于新型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操作流程存在不可逆转的问题,且对于检测标准比较模糊,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也可想而知,但由于检测人员技术问题的出现,检测结果虽然有很大误差,但是被发现和更改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3解决建筑材料检测问题的策略
3.1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单位对于建筑材料应该加强管理,在施工前、施工时、施工后都需要进行管理方面的严格细化。建筑材料并无法在长期的建筑工期过程中保证良好的材料属性,需得建筑工程单位在建筑材料的存放环节进行严格注意,避免建筑材料由于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出现受潮或腐蚀的现象,这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也会因此延误检测工作和工程施工进程的推进,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成本的上升和投入的损失。
3.2规范检测指标,统一检测标准
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想要实现标准化和统一化管理,首先,需要对检测的建筑材料设定统一的检测标准,针对各项材料的不同,进行标准制定,像水泥材料的检测过程,需得格外注意水泥材料的强度,以及混合后的稳定性,再加之水泥凝固过程的特性等,在进行配制时需要严格按照符合检测标准的配比进行制取、使用和存储。
3.3加强环境条件控制,科学处理有关数据
检测人员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状态需要严格把控,尤其是采样完成后,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校对,否则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干扰性是一定的。因此,检测人员需要根据建筑材料的多项异性,针对地进行检测方案的制定和检测环境的控制。例如,在检测混凝土强度时,环境温度需要恒定在23度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2度,空气湿度稳定在95%左右,在此检测期间需要时刻对环境进行把控。
3.4及时更新设施设备
建筑行业想要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和把控,需要在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上加大投入,不仅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仪器进行养护和维修,还要根据建筑材料检测的方式选购合适的检测设备。除此之外,新型的检测设备对于检测人员也是一种技术水平的考验,需要组织检测人员对检测技术进行培训和规范,确保检测全过程的正确操作,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3.5加强检测人员培养
建筑材料的检测设备的更新对检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材料检测部门在进行人员招聘时,需要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量,在确认检测人员上岗之后,需根据检测材料的差异性和检测设备的规范性操作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培训随之而来的考核直接筛选掉不符合职业素质和操作规范的检测人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更多的创新性工作流程。
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建设的发展对建筑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行业发展态势,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有完善的保障,不仅需要对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进行监管,还需要在基础层面对建筑材料进行管控,从建筑材料的检测方面入手,源头上解决建筑材料的性能问题,结合先进设备的引入和检测人员的个人技术的提高,以此来保障建筑材料在经过采购、运输、存储等各个环节之后的材料质量,并从而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张宝存.浅析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25):2151-2152.
[2]苏东仓.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232-233.
[3]徐冬炫.建筑材料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4):81.
[4]杨学奇.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2):112一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