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杨涛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

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要求不同,施工方应全面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完善各个环节、各方职责,发挥质量监督管理实际作用。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建设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正文

引言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使用的构件均为工厂预制加工而成,所以在施工现场时常存在衔接不当、尺寸不合理等质量问题,加上施工环境复杂,参建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在这一形势下,想要充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要熟练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并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工作,以此来提高工程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采用预制件直接装配而成的房屋,如钢结构、木结构装配等,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新颖的建筑风格,与传统的建筑相比,其特色非常鲜明。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节约能源等优点。与传统建筑所需要的水泥、砖块、河沙等原料不同,其可以直接用构件组装。可采用工厂化的方式进行组装,大多数零件都是在工厂生产后,运输到工程工地进行组装。所以,预制件的尺寸和结构都是标准化的,运输和安装都比较专业,可减少运输和废弃物的产生,节省人力资源,对工程建设有很大好处。

2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2.1前期准备

1)构件材料的生产需严格遵循设计图纸,重点控制施工指标,设计单位和构件生产厂家需认真商讨图纸偏差,确保构件设计合理性、生产产品的精确性,确保产品受力状况良好,以保障建筑质量。(2)设计单位、工程总承包商、监理单位、生产厂商等相关主体单位需认真商讨项目情况,严格落实方案,加强责任制管理,明确不同单位的责任,通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施工质量。(3)预制构件的生产需严格遵循设计需求、技术规范,确保预制构件性能并保障生产精度,模具使用时需合理控制尺寸,根据构件设计尺寸,严格控制预埋孔、钢筋位置。(4)生产完毕后,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技术规范进行项目检测,确保预购件质量达标,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安装计划、工序安排核对构件型号和数量。(5)对预购件的运输需合理规划路线,避免运输环节损坏预购件。需由专人管理放置现场,避免产生二次搬运等风险。

2.2预制构件的生产

模具可以用来制造零件,常见的方法如下。1)平脱法。将预制构件浇筑在水平模具中,当混凝土强度>15MPa时,水平起吊脱模,它适用于生产垂直装配式构件和水平装配式构件。2)翻转台法。这是一种从平脱法中优化和修改的方法。与平脱法一样,该方法采用水平模具来铸造构件。与平脱法的不同点在于,翻转台法中的模具可以自行旋转,不需要使用转盘。在实际生产之前,用一块干净的布擦拭模具表面,然后将脱模剂均匀地涂在模具上。如有必要,安装适当的附件,最后拆除模具。在本工程中,初次组装时,应先确定面板砖的模具形状,然后将其插入模具的单元中,并加入适量的预备型材,用滚筒对准,粘上保护纸,然后用专用刷子大力刮擦,将格子的条子对准,最后将面板的面砖定型。

2.3强化各参建方质管

1)监督建设单位履责。为确保施工进度和避免发生盲区,在完成建筑施工图、预制构件加工图、构造节点图后,应进行监理,实现对预制件的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为了防止“三边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对设计、制造、采购、施工等方面的矛盾进行组织协调,采取“设计、采购、施工”的EPC一体化管理模式,施工单位应及时将有关工作委托给施工图审评机构。(2)监督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履责。设计单位在出图纸时,应考虑到供应、生产的一体化能力。施工图设计要达到深度的要求,对工程中的关键节点、外观装饰线条等,要有清晰的图样,并能直接指导施工。对需要进行二次深挖的部分,不能只用“详见”一词,需要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指导。主动到工地了解工程的状况,确保完善设计工作整体环节,并做好设计交底工作。(3)监督监理单位履责。根据施工图纸设计相应文件,明确装配式建筑以及后续评价方法,在制定出装配式建筑监理方法以及监督流程后,监理单位在现场拍照留痕,为后续建立监理台账做好基础工作。(4)装配式建筑项目部件、成型钢筋生产企业。应明确产品质量,在做好产品检验的同时,应做好留样工作,确保严格按照其产品质量要求,接受有关单位进行的抽检、飞检、驻厂管理等内容。

2.4严格控制预制构件和其他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工程管理中,各有关部门要从多个角度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在设计上,设计者要按照施工计划和户型的要求,对预制件的种类、大小进行科学设计,以满足施工要求;在产品和采购上,施工企业要对供应商的规格、信誉、供货能力等进行深入调研,对预制件和其他建材的生产质量、效率进行对比,确定最佳供应商,同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保证所生产的预制件达到设计、品质的要求;在运输上,要有效地规避天气因素的影响,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将零件和材料分类、摆放、有效地运送,保证材料的正常使用;在进入工地之前,要严格检查,科学管理,保证进场的质量;在构件、附件等材料的装配上,对装配过程及吊装作业要严格规范,以保证构件连接的合理性、严密性和精度,同时在安装时,要注意避免零件的碰撞和损伤。对构件、材料进行不同的质量管理,可以对预制建材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2.5做好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装配式建筑施工离不开大量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支撑,对人员和设备进行科学的组织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施工现场成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人员和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尽可能避免人为或设备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具体的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针对施工人员,应定期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各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流程作业,从根源上杜绝违规操作行为。针对机械设备,要制定相应的维护检修计划,管理人员需要督促维修部门实施计划,这也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的有效对策,便于及时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设备带病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为推动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建筑行业创新和产业转型。为此,装配式建筑建设和推广的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重点探究可能影响项目建设质量的因素,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分析关键节点、典型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防范质量问题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方娣.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J].建筑与装饰,2022(4):3.

[2]张旭.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和要点分析[J].重庆建筑,2020(2):4.

[3]李继严.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要点初探[J].建筑·建材·装饰,2020(4):51,62.

[4]孟庆伟.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和要点分析[J].居舍,2020(8):133.

[5]晏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安徽建筑,2022(9):188-1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