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下模拟清单计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工程总承包;EPC;问题及应对措施
正文
随着国家大规模开展大基建和5G工程,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为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于2017年10月下发了《关于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分步推行工程总承包,到2025年,新建项目工程总承包占比,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达到70%以上,其他市州达到50%以上,工程总承包将成为我省工程建设市场的主流模式。为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湖南省住建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招标评标暂行办法》(2021年版)等。
在不断发展中,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优势日益显现,有利于合理控制项目的工程造价、节约建设方管理资源、有效地实施整体资源规划管理等。在房屋建筑项目中,采取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往往采用的是模拟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但在工程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仅就房屋建筑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方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可行的建议,为房屋建筑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1.模拟工程量清单的概念与编制
模拟工程量清单是从传统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演变而来,参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列明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其他项目清单等内容。传统的工程量清单是在经政府部门备案的施工图纸基础上进行编制,而模拟工程量清单一般是根据项目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编制,这也为房地产项目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利息化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模拟工程量清单与传统的工程量清单相比, 除了编制阶段的可以提前,由于前期图纸不完备,往往参考类似业态的房地产项目和技术指标,预估清单中的列项和工程量数量。所列项目尽量涵盖范围广,极大可能地避免漏项风险。模拟工程量清单实质是预估项目和工程量、部分确定的单价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人按清单计价规范进行报价,最终按实结算的清单计价方式。在项目实际过程中,以模拟清单转固完成合同结算,即按最终的施工图进行重计量后,转为总价包干的合同。
2.工程总承包(EPC)采用模拟清单方式存在的问题
2.1模拟清单的工程量和造价难以控制
因施工图不完善,导致的预算无法确定,后期引发较多计价争议。故模拟工程量清单对于编制人员的素质、专业能力要求很高,需要较多的类似项目业绩。某些专业项目因参数千差万别而价格差异较大,因没有施工图的支撑,模拟清单无法预估列项,清单项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存在项目描述不准确、清单项缺失、有的清单项与后期施工图纸不符、工程量也不准确等问题,工程量难以确定。
模拟清单的工程量是不确定的,综合单价参考类似项目,部分项目的单价后期无法使用,整个项目的造价难以确定。由于清单描述不全或者漏项,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大量的认质认价工作,不利于成本的管理。
2.2工程总承包(EPC)单位各方投资控制界面不清晰,限额设计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一般是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作为联合体承揽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实际中投资控制的界面较多、双方职责并不清晰,而项目本身需要目标控制及组织协调性要求较高,加之建设单位界面的无效管理,总承包单位往往不会把节约投资作为重点工作。
限额设计是在确保成果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保证成果的经济性,对各专业进行分配投资限额,设置控制设计的目标值,用以保证项目的总投资不被突破。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的规模往往较大,房地产项目为了加大资金回笼节奏,设计节点较紧张,设计人员的任务较重,而且实施限额设计,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反复测算,大大加大了工作量,而设计费也不会有所增加,设计单位失去了对设计优化的动力,积极性不高。
2.3项目后期结算争议大,结算易超合同价,结算时间长
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的结算阶段是后期整个项目最重要阶段。项目一般采用的是固定单价、工程量按实结算,但是由于招标时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存在较大误差,肯能个导致整个项目最终结算增大。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需要进行重计量,后期结算中仍需要按照竣工图,对清单的工程量和单价等内容审核后重新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容易引起分歧,尤其是隐蔽工程量的认定。尤其,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下,对变更价格的认定,因大部分没有清单项,也无法像传统模式下进行估价,容易引起双方扯皮现象。对于过程中引起的工程造价变化,只能作出预算,竣工后需进行竣工结算,经双方认可,往往到期竣工结算超预算已成事实。也可能由于项目实施工程中存在管理失控现象,最终结算审核中发现出现亏损,导致整个项目无法办理结算。
3.解决措施
3.1强化造价编制队伍,规范模拟清单编制流程,加强模拟清单编制管理。
编制前,对项目的建筑方案、结构形式、业态、装修档次、项目配置标准和质量标准,选取与本房地产项目类似工程,作为编制依据。根据类似工程,重视地质勘查资料的重要性,尤其是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的选型影响,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发包范围,确定待编制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子项、项目特征描述、工程量,从却确定综合单价。根据类似项目的单方指标,估算出混凝土、钢筋、墙地面、砌体和防水等的工程量。尽量与本房地产项目实际相符的项目特征描述,也决定了单价的可行性。
施工图纸完备后,进行审核与二次核对,确保与预算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对清单中项目进行梳理,计算出施工图的工程量。对于可能存在的项目特征不匹配或清单漏项的,可以在编制说明中约定,按项目所在地的定额进行补充计价,约定人材机的取价方式和范围。项目特征描述中,考虑灵活性的描述,加强公平合理性,减少后期议价的空间,是整个造价在可控范围内。
3.2合理规划暂估价项目,保证项目进度和投资管控目标。
目前,法律法规层面上尚未对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中暂估价占比作出要求。但在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合同策划阶段,需对暂估价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在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招标阶段,对专业工程设计深度不够、材料设备档次尚未明确、设备选型未确定等专项工程纳入暂估价,如园林、精装、门窗、空调、电梯、游乐设施、垃圾站设备等。在完成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招标后,按项目进度尽快完善施工图设计,完成预算编制,启动二次招标工作。
方案设计阶段,模拟清单中无法穷举材料种类和设计做法,导致用模拟清单完成工程总承包(EPC)招标后,产生大量合同清单外认质认价,与工程总承包(EPC)总承包方的价格博弈中,时间往往会过长,认质认价时间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影响竣备和交房。故暂估价的二次招标,能减少因模拟清单无法穷列做法及材质产生的大量合同清单外认质认价工作,避免成本失控和工期影响。
3.4成本控制前置,明确关键因素,加强前置关键点的管控,有效控制项目投资。
成本控制前置就是要在实施前做好筹划和优化,在设计的不同阶段提前筹划,以获得成本品质与成本最优解。精细化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项目的品质。笔者认为成本控制前置应着重关注如下方面:
序号 | 产品经济性内容 | 成果 | |
1 | 项目产品组合 | 最盈利的产品组合 | |
2 | 成熟产品运用 | 标准化率高 | |
3 | 可售比 | 尽可能大的可售面积 | |
4 | 项目公建配套 | 满足规划要求的最小化面积 | |
5 | 配套商业 | 满足需求的商业面积 | |
6 | 路网布置 | 路网设计 | 路网简洁合理 |
项目出入口 | 出入口数量优化 | ||
道路宽度 | 道路宽度优化 | ||
7 | 组团布置 | 单组团大小 | 单组团大小合理 |
单组团出入口数量 | 出入口数量最少 | ||
8 | 停车布置 | 地面布置 | 地面车位数量最大化 |
停车方式 | 停车方式合理化 | ||
车位大小 | 因地制宜作适量小车位 | ||
地下车库设置与面积 | 地下车库集中设置及面积最小 | ||
人防设置 | 人防异地缴费与自建对比 | ||
机械车位 | 机械车位可行性分析 | ||
9 | 地势利用 | 按原有地势规划产品排布及设计场地标高 | 动土量最少 |
排水方案 | 排水坡度合理,减少填方 | ||
10 | 建筑 | 建筑平面布置 | 建筑体形的长宽比例适中,具对称性 |
外挑外挂构件 | 里面简洁,无过分复杂的外挑外挂件 | ||
外墙装饰 | 满足建筑观感,控制石材、铝板等占比 | ||
建筑层高 | 层高经济性分析,做到适配 | ||
屋面造型 | 屋面形式经济合理 | ||
11 | 结构 | 结构限额设计 | 使设计院明确设计要点及经济性要求 |
结构形式 | 结构方案经济性最优 | ||
柱网布置梁柱界面 | |||
沉降缝 | |||
12 | 地下室 | 层高 | 层高合规且最小化 |
层数 | 层数最小化 | ||
人防分区 | 分区最大化 | ||
13 | 建筑节能 | 体形系数 | 满足建筑立面效果、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方案 |
外墙系数 | |||
保温材料 | |||
审核节能计算书 | |||
14 | 安装 | 项目供电方案 | 配电设备布置、开闭所选址、供电方式选择、高低线路的敷设等 |
给排水方案 | 最经济的给排水方案 | ||
消防方案 | 消防分区、控制回路及喷淋系统设置 | ||
中水处理方案 | 中水处理站的选址及规模经济合理 | ||
电梯方案 | 电梯方案经济合理 | ||
15 | 景观 | 景观限额设计 | 景观成本的优化配置 |
软硬景比例 | 软硬景比例合理 | ||
园林雕塑及小品 | 点缀但有效果 | ||
水景、泳池 | 销售与后期管理协调 | ||
16 | 精装修 | 公区、户内精装 | 确定与产品定位相适应的装修限额 |
成本控制前置,有效降低无效成本,不断总结成本管控前置的方法,整个设计过程都要渗透成本管控的理念,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
3.5实行有效的限额设计激励措施,建立各方风险公平分担的管理思路
设计在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的投资控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加强发包人与设计单位有效沟通,建立有效地沟通机制。按既定的设计方面实行,避免大的设计变更。设置合理的限额设计,开展设计优化工作,有利于控制造价并节约资金。提出优化设计措施费,按节约造价比例15%左右计算,是工程总承包单位不必顶额设计,鼓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优化。
在合同中明确各方所承担的风险,做到合理公平分配。明确约定各方权利和义务、付款和结算条款、材料调整、品牌变更和认质认价原则的约定等核心条款。例如,国家法律法规等的变化由建设单位承担,对于人工费一般都是可调,占比较大的材料设备价格一般是超过一定幅度而调整。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按各自承担能力公平地承担其范围内的风险,从源头上解决模拟工程量偏差所带来的问题,从而有效控制项目造价。
3.6工程总承包(EPC)项目推行过程结算,有利于缩短结算周期
国家积极推行过程结算,在《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财建〔2022〕183号)中规定,“当年开工、当年不能竣工的新开工项目可以推行过程结算”。所以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中是能够施行过程结算,经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共同确认后的过程结算,作为竣工结算的组成部分,竣工结算时不再进行工程量与综合单价的审核。在合同中,约定过程结算的阶段,每个阶段的过程结算将变更、洽商进行结算,经双方认可后,该阶段的成本即可确认,可对比项目目标成本,判断本阶段是否超预算。若发现超目标成本,进行设计调整,将成本控制下设计限额之下。
过程结算要以质量合格为基础进行的,过程结算作为项目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要严格按合同约定制定合理先进的结算方式。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方案,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从而降低项目成本。但是由于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变更签证审批的程序性,造价信息缺项引起价格确定的不完善,价格调整比较复杂,会使得过程结算与最终的成本存在一定的差距,为避免偏差,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管控,及时纠偏。相较于竣工结算,推行施工过程结算,主要作用是规范施工合同管理,避免发承包双方争议,节省审计成本,有效解决“结算难”,从源头防止农民工被欠薪。
4. 结语
随着工程总承包(EPC)应用越来越广泛,形成很多成熟的经验,发展也日益成熟,其中模拟清单的应用占据非常大的比例。本文通过阐述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原则,剖析工程总承包(EPC)采用模拟清单存在工程量和造价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旨在为模拟清单的应用过程中加强风险管控,达到项目进度和成本都有效控制。模拟清单的编制不仅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趋势,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工程总承包合同价格与计价模式分析,蒋梅张泽南-《工程技术研究》2022年12期
2、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问题研究,吕严伟刘金灿白冲等-《山西建筑》2022年21期
3、工程量清单计价在EPC项目费控工作中的应用,韩梅-《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年34期
4、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总承包费用构成分析,蕾李海凌冯利-《四川建筑》2019年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