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赵斐

南京智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江苏省 南京市 211300

摘要

现代建筑工程造价较高,牵涉到的支出条目较复杂,需要通过审计保证其支出合理、管理得当。本文以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内容与价值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就提升审计效率、完善审计内容、组织深入审计等措施进行具体研究,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也为工程总体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保证其综合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审计效率;审计内容

正文


1.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内容与价值

1.1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套用单价,二是工程量,三是费用项目计取审查。套用单价审计,主要以工程决算书内容为目标,了解项目各项内容、工作内容、设计内容基本情况,确保其符合工程需要、合同标准,一些其他编制文件也在审核范围内。工程量审计属于审计基础性内容,主要强调评估编制表与实际工作量之间的契合度,对偏差进行分析,包括土木工程工程量、支模支出、脚手架费用等。费用项目计取审查主要结合合同内容、实际计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费用计取是否合理得当,计费方式是否合规等[2]

1.2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价值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直接作用在于保证造价支出合理合法,此外也能从规范管理的角度,为建筑工程长期管理、类似工作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大部分建筑工程审计工作带有相似性,可以通过套用单价、工程量、费用项目计取审查,了解造价支出情况,评估其合理性,以保证造价支出在合理范围内,及时察觉不合规甚至违法问题,加以处理。从市场管理的角度出发,必要的审计也可以规范市场秩序,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一定的良性压力下进行,保证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稳定发展。

2.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

2.1审计效率不高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的主要问题在于效率不高,该问题在大型工程项目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是指审计工作时间较长,消耗的资源较多,不能快速完成审计的情况。从原因上看,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包括审计方式较为滞后、审计人员能力良莠不齐两个方面。部分工程采用传统工作方法组织档案、资料管理,审计工作方式落后,不能快速进行信息处理和远程管控,效率有限。能力较差的审计人员难以快速根据工程特点展开审计,也会降低审计效率。

2.2审计内容不完善

审计内容不完善,是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不能面面俱到地完整所有项目审计,忽视了部分环节,或对审计工作较为轻视,审计不够详尽,以致审计工作不能发现造价管理中的问题,难以发挥预期作用。如部分建筑工程内容较多、规模较大,审计工作中将工程量作为重点,对套用单价、费用项目计取审计的关注不到位,不能清晰呈现项目造价情况。也有部分审计人员仅对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没有组织数据溯源,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如果被蓄意加工甚至篡改,审计人员也难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审计工作客观性和最终价值无法保证。

2.3审计缺乏深入性

审计缺乏深入性,是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不能深入实现信息复用,仅能在本次工作中发挥监督管理作用的情况。上文对审计工作的衍生价值进行了分析,可知必要的审计可以生成各类信息,用于市场管理,服务同类、类似建筑工程审计活动。目前部分人员、机构在组织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时,只对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审计,确定其无异常后不再进行其他处置,对出现的问题也不做深入分析和记录,类似工程的审计工作重复开展时,难以通过此前审计工作提供经验方面的辅助,审计工作结果复用价值有限。

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的对策

3.1提升审计效率

为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效率,未来应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模式、设备、方法替代或部分替代传统人工审计模式,提升审计速度。二是加强审计人员管理,确保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妥善有效地参与审计活动。

信息化建设方面,建议所有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部门配置足够的计算机和宽带网络,能够实现审计的远程化,一些较为简单的重复性、基础性工作,可利用计算机分析、远程信息传输和扫描的方式替代人工审计,如企业名、工程名、工程开竣工时间等等。接受审计的组织也应要求在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支持,保证审计工作可以高效率开展。人员素质管理则带有长期性,原则上应强调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管理,确保其掌握最新的审计工作方法,也拥有良好的法律道德意识、职业道德素养,能够快速有效地参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审计结果。

3.2完善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的完善化,主要强调从一般原则角度出发,确定审计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各类需要关注的重点环节,有重点、有主次的完成建筑工程造价审计

实际工作中,需要罗列工程量审计、套用单价审计、费用项目计取审计的各项内容,进入审计阶段后逐一展开审计,形成完善的审计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工程特点进行审计。如部分工程属于装修改造工程,不存在基坑开挖、地下水处理方面的作业需要,审计工作主要针对地面工程开展,了解材料、建安相关费用,作为工程量审计重点。

3.3组织深入审计

    审计的深入化,可以提升工作长期价值,发挥其在经验积累、问题处理方面的作用,使审计工作能从更多角度服务市场管理。未来深入组织审计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信息积累、复用。各地管理部门完成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后,应对其进行记录,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知情同意且不违法的情况下,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包括积极经验和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生成大数据,录入本单位的数据库中。在同类、类似工程审计活动中,可调取相关数据资料作为审计辅助,了解此类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最终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内容复杂,但价值突出,需要在未来工作中予以更多关注。从保证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审计规范性的角度出发,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当前该工作存在效率不高、内容不完善、深入性不足的问题,未来主张提升审计效率、完善审计内容、组织深入审计,以实现既有问题控制,确保审计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完善建筑工程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郝铭敏.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21(02):92-93+103.

[2]陈迎新,马文月.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