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中测绘的应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测绘;应用
正文
前言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要注重测绘的应用,融合多种高科技技术,实现空间的有效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地测量,提高监控的效果。随着自然资源管理内容的不断完善,测绘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对测绘地理信息进行科学的应用,才可以节约自然资源,得到准确、直观的数据,并根据既定的逻辑对资源管理进行优化,逐步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做好测绘工作,增强建设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内部需要。
一、测绘工作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测绘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它可以深化开发,加强利用,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和“上升时期”,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支持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测绘技术手段,可以对各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并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在应用过程中,对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增强了技术的实用性,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一定要将实际情况作为参照,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地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并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推动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健康化发展。
二、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 未能正确认知测量关键点的重要性
在实际土地测量中,应遵循由小到大,由整体到局部的次序,才能使测量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例如,在地籍图的测绘中,应该采集农田土地、居民居住地、沟渠、园林河流等基础信息,详细整理出荒林复耕地、旧城改造地、林地树木种类、人口密度、面积等,提高土地资源的准确性。在具体的土地测绘工作中,有的测绘人员会忽略对特定地形的测量工作,没有发现关键点,导致现实与理论之间存在着偏差,从而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对网格线进行有效的规划,给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2 未能选择正确的比例尺
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开发的正常进行,高标准地进行土地测绘,必须选择精确的比例尺,获取精确的测绘数据,以提高测绘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观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在选取比例尺时,经常会根据单一的、笼统的标准,这与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不符,造成了很大的误差。在特殊地区,因为地势起伏较大,但比例尺仍沿用以往的比例尺,没有做到特殊问题特殊处理,降低了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加了土地资源管理工的风险。
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1 建立自然资源管理收集和监测系统
主要是对勘测、制图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掌握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整合数据,为后期规划提供依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其分布、种类等情况,优化测绘技术,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加强其完整性,通过不断地改进,使自然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达到阶段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调查监测体系的目标是:优化资源管理,强化资源调查,强化登记技术,从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对各种资源进行全面地收集,通过一个科学的资源收集体系,整合自然资源的管理要素,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为资源的分类和监测提供便利。能够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标准,测量自然资源的组成,掌握自然资源的种类,划分自然资源的属性,对自然资源的数据元素进行研究,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动态分类,通过连续的统计,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调查和监视系统的相关标准进行强化,将社会整体情况作为基础,每个部门都应该对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不仅要做到专业,更应该对其进行细化,从而提高标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实际测量提供参考,为调查与监测工作提供方便,与标准化原则相一致,为调查与监测工作指明方向。
3.2 健全权属登记管理技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愈加凸显,必须对自然资源权属登记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其中,测绘地理信息是权属登记的核心内容,它可以明确自然资源的范围,细化自然资源的种类,提高自然资源界址工作的有效性。要科学的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强化管理手段,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的潜在价值,使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此,必须创新测绘地理技术,深入研究登记确权技术,借助信息平台,实现自然资源权属的统一登记,实现高效管理。此外,在核算自然资源资产时,应全面估价自然资产,在此基础上科学定级并评分,发挥出质量评估技术体系的优势作用。在掌握了自然资源资产的状况之后,应该及时地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登记,建立资产负债表,并逐步地实现其智能化,从而不断地提高核算质量,提高资产评估的能力。
3.3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技术
在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时,应加强空间规划,将空间和保护区域都包含在内,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同时,绘制空间底图,明确保护要点,细化保护内容,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从空间规划机制的角度入手,要对其需求细则进行把握,对空间规划技术进行优化,科学地构建空间大数据,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技术服务质量。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对环境承载力进行全面地评估,又可以对空间评估方法进行创新,对国土开发状况进行深刻认识,判断其适宜性,针对存在的漏洞,进行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我国,由于地形地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国土开发的侧重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可以在现实条件下,对国土开发的有关要素进行明确,对每一个要素都要进行全面的把握,从而建立起一个评估模型,将每一个指标体系都充分地运用起来,并对地域特征展开研究,从而提高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4 有效配合土地问题的审批工作
在土地规划工作中,利用卫星测绘遥感技术,详细勘测地面的土地资源,分析数据的内在关系,形成完整的数据,科学分配耕地、森林、河流等资源。在测绘遥感技术中,应该掌握它的电磁波原理,仔细分析土地的特点和它的归属情况,按照合理、适当的原则,对土地的分配进行研究,并对其是否达到标准进行判断。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对土地观测数据的分析,了解各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状况、扩展程度、发展方向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土地资源对地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源管理的内容日益丰富,并构成了新的体系。要强化测绘管理,就要把握好它的现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它们彼此间进行有效的融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使地理信息工作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8):97-98.
[2]史晓亮.机构改革背景下测绘类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03):6-8.
...